
锻铁为刃,心驻晴空
——读 《我这一辈子》有感
作者/穆利宁
刘向东老师1942年生人,我想起了电影《1942》里面的饿殍遍野。虽然他对“贫寒”的叙述一带而过,但是借助影视剧和对那个年代的了解,对这两个字背后的艰难也能想象出几分。刘老师没有刻意渲染和歌颂苦难,而是一直恪守不向苦难低头。

命运似乎带点顽劣,给你彩虹,却先要让你淋几身雨。从祖辈的殷实之家,忽而沦为父辈的一贫如洗,甚至连家徒四壁都够不上。“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偏寻苦命人”,14岁母亲离世,17岁、27岁父亲又遭灾。现如今,网络上有一个热词叫“原生家庭”,有人将自己当下的不如意归结于“原生家庭”。若按当下“原生家庭有罪论”的逻辑,刘老师的命运早该被宣判‘终结’。然而,他却在接踵而至的打击中,将苦难淬炼成生命的铁砧。母亲走了,父亲又倒下了,家不能垮,总得有人撑起来。身为长子的刘向东老师和妻子将全部家庭责任扛在肩上,仿佛看到了《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安与贺秀莲的影子。

家庭的重担并未让刘向东老师沉沦,反而成为他奋斗的起点。他的一生是一部鲜活的奋斗史诗,生动再现了“将优秀进行到底”!学业优异却被迫中途辍学,然求学若渴,不折不挠,最终事业有成,在荆棘丛生的命运里扳回一局。市场上充斥着各色成功学、厚黑学书籍,不明就理者,把一些精神毒草奉为圭臬,而不愿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这无异于缘木求鱼。身边有这样的榜样,无需舍近求远。刘老师踏踏实实走过的奋斗之路更接地气,更像一座照亮普通人的灯塔。

生活是锻铁的洪炉,烈焰舔舐,重锤击打。当世人畏缩于烈焰,刘老师却躬身入局,任命运的火舌一寸寸淬炼骨血,十年、二十年……骨血中的怯懦被焚尽,唯留一副铁打的魂——待重锤落下时,金石迸溅,竟撞出铮铮回响。原来最深的苦难里,藏着一把名为‘坚韧’的剑坯。

李鸿章有一副对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照这么说,如今83岁的刘老师,算是实现了“山中宰相”和“地上神仙”。
看过四季,见过风雨,刘老师已然追逐到最美的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与从容。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筑梦人生》付梓出版,一卷风云收眼底,平生智慧纳方寸。谨祝:墨香长伴松鹤寿,文章永驻天地间。

作者简介
穆利宁,文字爱好者,业余写些零碎文字,娱心悦目,偶有作品发表于文学平台。爱好读书、旅行。
(下图为文中主人公刘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