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消逝的摩托车(小小说)
文/高军
凌晨3点,古都城市还在沉睡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了派出所值班室的寂静。警察张军刚结束巡逻回来,正准备打个盹,被一阵铃声猛地惊醒。他一个箭步冲向电话。“110报警指挥中心,有群众报警,古城大兴西路电器厂小区,一辆价值3.5万元本田摩托车被盗!”张军瞬间清醒。迅速通知同事。警车风驰电掣般,驶向案发现场。警灯闪烁,划破寂静地夜空。
电器厂小区里一片漆黑,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张军和同事们在小区平房前停下,一位中年男子焦急的迎上来,手不停地抹着额头的汗,语无伦次地说:“我……我叫张来娃,是我报的警,摩托车不见了!”张军注意到,报案人满脸焦虑,声音都带着颤抖。
“你能详细说明一下当时地情况吗?”张军一边询问,一边观察着现场。在警用强光电筒照射下,张军仔细勘查案发现场。从平房门口,延伸出的摩托轮胎痕迹,一路指向20米开外的另一座平房。然而奇怪的是,轮胎痕迹在上了锁的平房门口,戛然而止。张军皱了皱眉头,心中疑惑重生,隐隐觉得有些蹊跷。就在这时,报案人张来娃突然走上前,神色有些慌张地说道:“警察同志,我不报案了,是我报错了。”这话一出口,现场的警察全都愣住了,这报案和撤案都如此突然,实在不合常理。
张军觉的,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他和同事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决定将张来娃和与他同行的刘孝堂,带回派出所,分开询问,进一步查清报案真相。
在警车上,张军看着张来娃,目光犀利,又带着几份探寻:“张来娃,你要想清楚,报假案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张来娃低着头,双手不停的搓着衣角,犹豫了许久才开口:“警察同志,我真不是故意报假警,是……是我朋友跟我开了个玩笑。”
原来,刘孝堂看到张来娃新买的本田摩托车,心里痒痒,就想恶作剧一下,趁着张来娃不注意,他悄悄把摩托车,推到了自己住的小院后,锁上大门,静静的观察着,想看看张来娃着急的样子。
谁知道张来娃发现车不见后,心急如焚,直接报了警。等刘孝堂看到警察出警过来时,这才慌了神。赶紧向张来娃坦白了实情。
案件看似已经真相大白,警察们也都松了一口气。张军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再次来到那家上锁的平房前,仔细观察,突然,他发现平房的窗户虽然紧闭,但窗台玻璃上,有一枚小小的指纹,这个指纹不是刘孝堂的,也不属于张来娃的。平房院子里摩托车反光镜上,还有一道新鲜的划痕。他顺着划痕看去,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
张军没有声张,他回到派出所,调出了小区周边的监控录像。一帧一帧的仔细查看。终于在凌晨1时左右,监控画面中,出现了一位模糊男子的身影,在摩托车被盗前,曾在小区里徘徊。
这个身影行动诡异,刻意避开摄像头,很快就消失在黑色地夜幕之中。张军在走访调查电器厂小区居民时,据一位大爷回忆起,在刘孝堂推走张来娃摩托车之前,有个形迹可疑的人,曾在我们小区附近,来回转悠。
随着侦破案件调查的深入,一个惊人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刘孝堂确实是想搞恶作剧,但他推走张来娃摩托车后,真正的小偷出现了。小偷发现摩托车藏在小院里,以为是天赐良机。便想把车偷走。可在偷车的过程中,不小心弄出了动静。惊动了附近的居民,小偷这才匆忙逃窜现场。
张军陷入沉思:难道这只是巧合?还是说刘孝堂和张来娃的“玩笑”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那个神秘的身影,窗户玻璃上的一枚指纹,摩托车反光镜上的划痕,又是谁留下的,难道还有其他人参与其中。摩托车真的只是一场“玩笑”的道具,还是另有隐情。
这看似简单的案件真相背后,隐藏着更深的,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张军和同事们知道,自己的调查才刚刚开始……

田冲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