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培中
梦是从离开雪岱山(注)的那一刻开始的。
也许人就那么矛盾,
因为有许多原因要离开那座高山,
可真的离开了,
又不时地想念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
想念那里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战友。
那一年,当我接到调令,
在雪岱山两个高地的操场上,
在部队司政机关白楼前的马路上,
从和送别的战友们一一握手告别的那时起,
我就想,什么时候再能回来看一看这座大山,
看一看我亲爱的战友。
在以后的日子里,
我时常做梦,梦见和雪岱山的战友们在一起。
我梦见部队初建时的老领导、老战友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山顶上看地形,睡帐逢时的情景。梦见他们早上起床后,发现昨晚脱下的大头鞋都被冰雪冻在地上,棒硬棒硬。
我梦见雷达兵背着冲锋枪去哨所、去机房值班换岗,在那里全神贯注地监视着每一个可疑的目标和回音。
我梦见技师们在铁塔、在屋顶、在山沟,冒着风雪排除设备的每一个故障,打掉一个个快把电缆拽断的冰凌。
我梦见汽车兵驾驶着水箱开了锅的老嘎斯车为山头送冬煤、冬菜、冬粮。梦见绑满防滑链的卡车拉着一名战士顺着悬崖峭壁之间的雪路到山下去看急病。
我梦见两个高地的战士们踩着齐腰深的雪,一步挨一步地向坳部出发,步行四五个小时去接送电影拷贝,还有盼望已久的军报和家信。
我梦见随军的干部们坐着帆布大卡车到五十里以外的县城去和家人团聚时冻僵的脸形。梦见疲惫的军嫂们辗转千里到雪岱山与孩子的爸爸相会时满足的笑声。
我梦见炊事员在山沟用心地寻找着丢失的母猪。梦见饲养员在鸡舍里照料生病的鸡雏那样的精心。
我梦见八一阅兵式上官兵们整齐的列队、雄壮的步伐和嘹亮的号音。
我梦见军体运动会上官兵们竞赛时的紧张动作和获奖时的喜悦心情。
我梦见热情的朝鲜族老大妈撸起袖子正在为部队做辣白菜,还梦见金矿大马力推土机正在为部队的山路推雪开道的隆隆声。
我梦见我们全家三口坐着三菱越野到1046高地和战友们吃年夜饭时的热闹,又赶到1206高地和战友们一起包饺子时的热情。
我梦见我六岁的儿子戴着遮着半张脸的旧军帽,被他妈妈用自行车推着,顶着呼啸的北风去三道沟小学上学时的情景。也梦见送孩子到外地寄读时,孩子含着眼泪对我们说“爸爸妈妈,你们可要来看我”时的无助和恳请。
那一年我陪着视察部队的舰队和基地首长回到了雪岱山,可任务在身,我没有来得及去寻找梦中见到的这些战友。
那一年我从北京领受任务转道去了雪岱山,又是任务在身,我无法久留。向部队布置好任务后,我只好匆匆离开,说走就走。
那一年几位老战友让我带队,带着夫人们重上雪岱山,故地重游。所到之处,标准的军礼和铿锵有力的报告声,还有那迎接久别重逢老领导、老战友时的尊重和恭候。
那一年我作为部队命名时的主官被邀赴雪岱山,参加由海军总部组织的“边陲模范雷达站”称号命名二十周年纪念活动。
可是,在这些幼嫩的雪岱山人中,我似乎再也找不到当年那些老战友熟悉的面孔。荣幸的是,从他们整齐的列队,嘹亮的歌声中我已经看到了当年雪岱山人的身影,看到了雪岱山部队以“以山为家,以苦为荣”的光荣传统正在传承。
啊,雪岱山!东方第一站。
你是北国边陲的明珠,你是祖国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你还是那样雄伟、那样耀眼。
可我的老战友呢,你们在哪儿?斗转星移、物是人非。难怪,人们都说,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
那一年,我让儿子建了雪岱山QQ群,以后又把它升级为千人大群。也许用这种方式可以让战友们在网上相会,圆圆我相思的梦。建群那一天我在群留言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雪岱山,我们共同战斗的地方。你勾起了战友们无尽的思绪和怀念……无论何时、何地”。
是呀,网络毕竟是虚拟的,相思不如相见。利用儿子举办婚礼的机会,与分别二十多年的老战友们欢聚,圆一次雪岱山老战友们团聚的梦,也让他们共同见证在雪岱山军营长大的军娃成长的艰辛和成才的喜悦,真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全家人对我的提议一致赞成。
消息一出,没等我一个个通报,已经在QQ群和战友圈中传遍。
一直关心雪岱山部队的舰队、基地的六位退休老将军、老首长来了;
老领导L部队长夫妇一再推迟回山东老家的时间,来了;
W政委带着一家三代人来了;
因大雪在哈尔滨机场足足等了六个小时的P总工程师当晚转道长春,次日飞来了;
W部队长、Q副部队长、S主任、Z主任来了;
公务在身的战友们在百忙之中赶来了;
多年在俄罗斯奔波和刚从加拿大回来的战友来了;
老战友D参谋带着体弱多病的夫人来了;
雪岱山“四大金刚”之一的老战友L主任携夫人来了;
浙江、上海、东北、河南等十几个省的战友们带着自己的夫人都来了,足足一百五十余人。
邵参谋等多名老战友因故实在没能脱身,但带来了对战友们的问候和思念。
希望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分享与老战友们团聚时的快乐,这是战友们共同的心愿。
消息一出,我亲自制定老战友们聚会的日程,亲自筹划战友们的吃住行。
相聚的机会太宝贵,相聚的时间太短暂,必须精心安排。
把战友们的欢迎宴会安排在东部海滩上的凯悦酒店吧,这里是迄今为止岛城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战友们多年在爬冰卧雪的边防高山生活,这是我对战友们表达的一种心意和思念。
把告别晚宴设在汇泉湾的东海饭店吧,那是我们海军自己的饭店。这里三面临海,举目远眺,可以看到出入青岛港的每一艘巨轮和军舰,它能勾起战友们对海军生涯共同的回忆和情结。
让战友们住在青岛最美丽的地方吧,著名的国家风景区,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的八大关。为此,我提前一个月包下了离海岸线只有一墙之隔的八大关锦绣园四幢二层小楼,让这些雪岱山上的水兵品一品与高山不一样的感观和体验。
我还调配了十六台小车,三台大客车,随时备用,让老战友们出行方便。
在青退役定居的老战友们纷纷毛遂自荐,成为张罗老战友聚会的好帮手。有的带车到车站、机场迎接;有的在宾馆门口迎候,安排房间;有的在餐厅,安排就餐;有的用相机和摄像机,时刻记录战友们相聚时的珍贵留念。
战友呀,战友,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我们生死与共、我们风雨同舟。
当我紧紧握住老战友们的手,千言万语涌心头!
当我们高高举起手中的美酒,大家碰杯为今日的圆梦!
当我们圆梦的时候,
愿新一代雪岱山军人牢记新使命,
继承老传统,紧握手中枪,
像前辈们那样,把祖国的北大门牢牢守候!
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万代千秋!
注:雪岱山是我国吉林省珲春市东部中俄朝边境的森林山主峰。这里冬季长达8个月,气温最低降到零下35度。夏季浓雾遮日,潮湿闷热。常有东北虎、黑熊等猛兽出没。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作者在雪岱山部队工作11年,其中,担任部队长5年。孩子从山沟里开始上学,各种原因,先后五次转学。
2013年12月18日初稿写于青岛
2025年2月重新整理
作者简介:
孙培中,字慎子。浙江省绍兴市人,定居山东省青岛市,爱好文学、书法、兰花。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