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罗浮山冲虚观,一副对联意味深长
冯 鲜
十五年前,我和几位同事到惠州海边旅游,回来时顺路到罗浮山冲虚观小憩。冲虚观有几副好对联,引起游客十分关注和欣赏。我当时觉得其中一幅对联含有道家哲学观的理念。于是,我立即记录下来。因一时疏忽,没有及时拍照下来,很是遗憾。
上联是: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下联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好家伙,我们当时就在心里嘀咕,这副对联真是意味深刻,富有真理。他表达了道家人一种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的探索和理解。
先读上联,理解上联含义吧。我低头默想,那些远离世俗纷争,寓居孤寒寂静的道观,追求内心平静的人,他们也许最终理解了发现了无法,能够完全依照某种固定的伦理法则,或某些入世出世的规则,来应对人世间的纷繁复杂的生活。于是,他们从社会、伦理、财产、富裕和贫困等生活之中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固定不变的法则来判断或处理,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固定不变的结果或答案。
这幅对联的上联及其深刻的含义,也许在告诉世人: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多样的。那么,我们对人生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理解,就会接近或符合世俗世界的现实了。因此,每个活着的世俗之人,自然要有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
这样理解上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那么,道家人和世俗人一样,都会具有实实在在的一种“固守”或是“变通”的思维方式。
下面,我们看看下联:“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这个下联不仅与上联对仗,而且含义真切了得。即使面对的是天大的事情,如果始终无法解决,那就另辟蹊径好了,也就是不妨让那些不好解决的事情搁到一边去,也如人们随口而出的“别烦我,一边去”,分分钟如云如雾,分散而去,不了了之了。不过,不是忘却或丢弃,而是冷静下来,另选路径罢了。
这副下联提醒我们,在古人和现代人中,有时候过度纠结一个烦人的问题,可能只会带来更多的工作上的困扰和精神上的压力。所以,当事人或旁观者都要学会接受事物的现状,接受我们认知的局限或极限,接受我们内在的困惑和外在的干扰,接受各自经历的失败或挫折,同时也要接受生活的起伏动荡、情感上的变异或背叛以及许多不确定性,就应想到顺其自然或顺势而为的重要性了。
我们游览了罗浮山的冲虚观,看着这副对联,以其深邃的哲理和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世界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新视角,它告诉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每一个人都要学会超越常规思维,学会灵活变通。当然,我们需要勇于面对各种困境,学会面对现实而评估问题的实质,充分认清难以处理的实际状况,然后学会放下执念,学会灵活变通,这并不是圆滑狡诈。因为放下执念,并不是躺平或放弃,这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境界。
当我们真正理解并努力践行这一智慧时,便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彰显出自己的从容自在,达到入世出世的先知不觉、现知现觉、后知后觉的认知,然后达到心灵的和谐与平静。
我当时只是反复品读,并没有深刻领悟这副对联的内涵。后来偶尔翻看《道德经》,联想罗浮山的冲虚观这副对联,就进行了多次比对深思了。
这副对联是道家自我感悟的智慧体现,是老子道德经深邃道理的通俗阐述,是对人生和世界的一种深刻理解,它雕刻在冲虚观道门两边,时刻提醒着人们要保持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宽容和理解的心态,要接受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每个人要学会处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即暂时放一放,或另辟蹊径,道法自然,为而不争,在心境之静的境界中,有所为之,避免空耗时间和精力。这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
俗话说:“上春山后再无难,他山春意且盎然。”十五年前游览罗浮山冲虚观,至今所以不忘,有了一些人生感悟,但是否真的领悟这副对联深邃哲理,是否获得了人生的智慧,我还不敢肯定。我从心里敬佩道家的智慧人生,以及寻道明德而为的精神。
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游罗浮山、泰山和黄山,我还会一如既往去寻觅,去思考“看山不是山,看山就是山”的哲理,继续深刻领悟“黄山归来不看山,泰山归来不看岳”深刻蕴含。
如今,我回首遥望惠州罗浮山,罗浮山冲虚观中藏着大智慧,罗浮山冲虚观的这副对联意味深长,值得我认真品味,反复深刻领悟啊!
2024年12月20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