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泰山(六首)
李振友(吉林)
1,《上山行》
东岳思游久,兴足登泰峰。
朝迎煦日暖,林海送清风。
鸟音来远近,蝶舞百花丛。
满目风光美,如行彩画中。
午至中天门,身清豪气浓。
南天门路远,仍在九霄重。
数千石阶磴,如梯天上横。
“飞来石"档路,补天落此中;
“迎客松"招手,喜迎宾客登;
“快活三里路 "愉悅爽心情;
跨上“步云桥",云天放眼明;
神奇“朝阳洞”,吕祖修仙宫;
护驾“五松亭”,秦皇御口封;
奇观连胜景, 自古远播名。
时感力难济, 腿酸汗水盈。
回头路上客, 还有妪与童。
四海朝山者, 游思意满情。
挑夫肩重担, 体健脚跟轻。
常年山道走, 只为做营生。
不怕登山累, 激我勇气增。
攀登如奋斗, 強者是英雄。
紧慢“十八盘”,方知费力功。
身经陡险路, 才可达颠峰。
上得南天门, 天边飒飒风。
五岳山之首, 从吾脚下隆。
巍峨天地立, 山高我为峰。
“齐鲁青未了”,金匾牌楼横。
一览众山矮, 群峰露峥嵘。
有如狮虎卧, 有似腾云龙。
远眺白云洞, 云飞雾海濛。
传说池水碧, 引来玉女情。
金碧元君殿, 香烟弥漫空。
善男与信女, 叩拜虔心诚。
碑刻标青史, 遗风万古凝。
秦皇汉武迹, 当代诗文宏。
焕我心潮涌, 思文以志明。
言诗言壮志, 书景书豪情。
至览玉皇顶, 观日“望江亭”。
神怡精气爽。 虚幻隐瑶宫。
心旷游人醉, 飘然仙境中。
若能悟此意, 唯有攀者明。
@相传吕洞宾在此修炼成仙。
@相传女娲补天落此一石。
2, 《下山行》
红日西峰落,东白玉免升。
山幽林亦静,昏暗寂无声。
暮走林间路,石径下山峰。
小溪流水细,慢步碎石行。
藤蔓拦行路,草飞萤火虫。
惊听夜鸟叫,恐怖哀呜声。
林密不知处,难分西与东。
心中阵阵紧,唯恐遇危情。
幸与居山者,和声指路程。
行经长寿桥,明月已当空。
敬谒冯公墓,高风亮节翁。
耿耿报国志,拳拳赤子情。
得望泰安市,灯火一片明。
高楼鳞次比,百业振雄风。
店铺霓虹闪,人车鱼贯行。
逛市游人众,通霄不夜城。
回望泰山影,巍巍昏暗中。
巅峰拱北斗,浩瀚布星空。
下得泰山来,二三十里程。
一天往返路,腿脚有真功。
夜览泰山景,别生情趣浓。
@冯公墓即冯玉祥墓。
.

3, 《 游岱庙》
历代君王帝,朝朝祭泰神。
五岳独尊岱,岱庙修无伦。
宏伟似宫殿,庄严朱漆门。
画栋雕檐古,分排前后群。
松柏千年茂,翠竹掩世尘。
群碑高矗立,刀笔刻名文。
历代大书法,长留真迹存。
壁画舒长卷,岱神驾外巡:
百官随护驾,面貌各相分。
帝辇黄罗伞,将乘玉麒麟。
旌旗遮四野,钺戟搅天浑。
鸟皆朝凤舞,花盛报知春。
虎跃称王兽,龙腾为海尊。
精灵与鬼魅,兽首长人身。
封建王朝久,借助鬼与神。
维护其统治,以此笼络民。
历史永发展,传承文化魂。
@泰山又称岱山。
@历史上历代皇帝,为了维护其统治,极力宣扬和借助神的力量,不断加封泰山为岱神,并经常排驾祭祀,还多次修复岱庙。据说故宫就是按照岱庙样式建的。
岱庙大殿整个墙上有宋朝的岱神出巡壁画:东方出巡,西为返回,阵势恢宏浩荡,人物众多,面貌各异,栩栩如生。画面长62米,高3·2米,线条清晣,色泽艳丽,活灵活现。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4, 《迎客松》
峭壁崖头古劲松,
沧桑阅尽世间情。
千枝舒展频招手,
迎候游人上泰峰。
5, 1《五大夫松》
秦皇排驾祭岱宗,
大雨阻行松下停。
御口亲封罗盖伞,
五松护驾有奇功。
@秦始皇祭祀泰神,在五松树下避雨,封五松护驾有功为“五大夫松”。
6, 《泰山览车》
索道空中架,天车代步行。
君登玉皇顶,即刻到巅峰。
李振友,男,中共党员,退休干部,吉林省人,现住长春市九台区,系九台诗社社员,在《九台诗词》、《关东诗词》、《长白山诗词》,《长春日报》等刊物发表诗词几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