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屋:岁月深处的旧影
在江西萍乡上栗县东源乡新益村石马陂,有个地方,一直刻在我心底,怎么也忘不掉,那就是下屋。我家住在上屋,离下屋也就几十米远,抬脚就到。没修杨武公路的时候,下屋是我们出门的必经之路,每天来来往往,这条路我都走熟了。
那时候,下屋可热闹了,是整个生产队最有烟火气的地方。大姆姆家就在这儿,她是个热心肠,见谁都笑眯眯的,身材不胖不瘦,整天忙里忙外,一刻也闲不下来。大姆姆的儿子建生,比我大一岁,是个闲不住的孩子,眼睛里总是透着股机灵劲儿,对啥都好奇,拉着我到处找好玩的。
生产队长满公公也住在这儿。满公公个头不高,身形精瘦,可别小瞧他,他可是全生产队那个年纪里最有文化的人,还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一生热爱劳动,“田里土里”就是他生活的写照。每天天不亮,他就扛着锄头出门,在自家田里侍弄庄稼,那认真的劲头,仿佛每一株禾苗都是他的宝贝。
满公公总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腰间系着黑布带,上面别着他的旱烟袋。一到晚上,大家就聚在他家,听他讲生产队的事儿。他说话条理清晰,分析问题头头是道,生产队里不管是安排农事,还是解决邻里纠纷,大家都听他的,对他心服口服。
每天天刚蒙蒙亮,下屋就热闹起来。男人们扛着锄头、铁锹去田里干活;女人们挎着竹篮,有的去河边洗衣服,有的去集市卖自家种的菜。孩子们背着旧书包,一路上打打闹闹地去上学。夏天一下雨,那条土路就变得稀泥烂糊,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泥点子溅得满身都是;冬天一结冰,路就滑溜溜的,时不时有人滑倒,惹得旁人哈哈大笑。
那时候,我们最喜欢去大姆姆家的正厅玩。一到晚上,大家都聚在那儿,昏黄的灯光下,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庄稼的事儿,分享着家里的新鲜事儿。我们几个孩子就在一旁玩弹珠、捉迷藏,笑声在屋子里回荡。
春天,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开得热热闹闹,我们像撒欢的小马驹,在花丛里钻来钻去。建生跟个小猴子似的,“嗖”地爬上树,摘下最漂亮的花,编成花环戴在我们头上。校满就在一旁专心找那些形状特别的石头,说要留着做纪念。我们还会在田野里放风筝,一边跑一边喊,看着风筝飞得高高的,心里别提多畅快。
夏天,下屋旁边的小河就是我们的乐园。河水清得见底,小鱼小虾游来游去。我们脱了鞋就往河里跳,溅起一片片水花。建生一头扎进水里,总能摸出几个好看的贝壳,得意地向我们显摆;校满则坐在河边,拿着自制的鱼竿,耐心地等着鱼儿上钩。有时候,我们玩累了,就躺在河边的树荫下,听老人们讲那些古老又神奇的故事,听得入了迷,仿佛自己也走进了故事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的稻子黄澄澄的,沉甸甸地弯下了腰。我们跟着大人去田里收割,虽然又热又累,汗水湿透了衣服,小手还被稻叶划得一道道的,但看着一捆捆的稻子被运回家,心里满是丰收的喜悦。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吃着香甜的红薯和玉米,听大人们计划着明年种什么。
冬天,雪花飘飘洒洒地落下来,下屋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洁白的童话世界。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小手和脸蛋冻得通红,可还是玩得不亦乐乎。建生捏的雪球又大又圆,追着我和校满扔;校满则左躲右闪,瞅准机会就反击。玩累了,就躲进满公公家,围在温暖的火炉边,听满公公讲他年轻时的奋斗故事。他讲起自己入党时的情景,眼里闪着光,还会讲如何带领村民改良种植方法,让庄稼增产。那些故事,听得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可日子过得太快,什么都变了。后来,生产队散了,大家的生活也跟着变了样。满公公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以前洪亮的声音变得沙哑,走路也开始晃晃悠悠。大姆姆还是那么忙,可笑容里多了些岁月的痕迹。
后来,因为修杨武公路,满公公家的房子正好在征地范围内,没多久就被拆掉了。满公公一家也没有人住在下屋了。再后来,大姆姆家的正厅也因为年久失修,有一天突然倒了。看着那堆残垣断壁,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
这些年,我一直在外面奔波,偶尔回老家。当再回到下屋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我愣住了。曾经热闹的下屋,现在冷冷清清,一个人都没有。大姆姆家只剩下一堆破砖烂瓦,院子里杂草长得比人还高,那些曾经开得热热闹闹的场景,早就没了影子,只有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风里孤零零地晃悠。
小河还在那儿流着,可水不像以前那么清了。河边的樟树,静静的矗立着,仿佛在告诉我,他们都走了,走了……只留下它孤独的守护着下屋,在风里雨里见证人来人往。对面岭的青山,虽说还是绿色的,可看着就是没有儿时那么有生气,好像也在为下屋的变化叹气。
我在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走着,那些过去的事儿,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不停地闪。建生和校满的样子,仿佛还在眼前,我们一起在田野里跑,在河里玩水,在雪地里打闹……可现在,他们都走了,去了一个再也回不来的地方。
下屋的变化,就像一面镜子,照着这些年的时代变迁。它看着一个时代结束,又看着新的时代开始。虽说现在的下屋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但那些留在这儿的回忆和感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每一块破砖、每一片旧瓦,好像都在跟我讲过去的事儿;每一条小路、每一段河流,都装着我小时候的快乐和梦想。
站在这片土地上,我心里清楚,人生就像一趟有去无回的旅程,那些过去的美好,只能变成回忆。可也正是这些回忆,让我们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下屋,这个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是我儿童快乐的地方,也是我心里永远的记忆。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不管我走到哪儿,它都会一直在我心里,像一本书,一直写在我 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