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画银钩享盛誉 鲁南古县有大家
------追忆舒体书法名家罗鸿杰先生
徐绍贵
近日,惊见山东郯城县举办纪念舒体书法名家罗鸿杰先生去世五周年座谈会的消息,不禁慨叹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因为在我脑海中,罗老的音容笑貌恍若眼前,他泼辣干练的工作状态和伏案挥毫的影子仿佛就在昨天。
罗鸿杰,(1935--2018)江苏邳州人,1952年在临沂师范就读,师从著名画家王小古先生,深得王老师真传。毕业后,为支援沂蒙老区而来到山东省最南端的郯城县任教,后因其在篮球运动上的出色表现和优秀的组织活动能力被调入县城,先后在县工会、文化馆、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工作。他平易近人谦虚诚恳,工作大胆泼辣力求完美。每逢县委、县政府召开表彰大会和大的集会活动,都少不了他的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再大的场合他都能从容应对。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县里曾经组织数万人列队迎接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凯旋的人民解放军官兵,场面十分壮观。当时我也身临现场,亲眼看到罗老风风火火地跑前跑后、事无巨细地指挥调度。对站位不对、工作稍有差池的领导干部,他竟然板着脸大声呵斥。而被他训斥的干部竟然甘心听从他的安排。
罗老后来在县委宣传部担任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简称文明办)主任,而文明办的主要职责是督促检查评选县级文明单位,申报省市级文明单位等。为此,他经常坐着撒风漏气的旧吉普车,深入到各县直单位和企业矿山检查工作,发现有不符合规定、达不到评先树优要求的地方,当即予以指出,限期整改。为了工作,他常常废寝忘食,加班加点。
罗老除了工作上大胆泼辣,认真严谨,他在书画方面的造诣也很深,尤其是他的舒同体书法炉火纯青,享誉省内外,曾被推选为中国舒同书法研究会副会长。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他的舒体书法已经成熟,几可乱真。当时县里颁发的奖状、牌匾,皆由罗老用舒体笔法写出。一些县直单位大门口悬挂的牌子和建筑工程上的标志性名称,也大多出自罗老之手。
据说罗老的书法得益于摹写原任山东省委书记舒同写给郯城县的一张奖状和为沂蒙山区大型水利工程“许家崖水库”、沂河“江风口分洪闸”等地的题词。他师法舒体又有所创新,在县内外留下许多墨宝。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郯城县“黑龙潭水库”和“黄村闸”等处题写的匾额,曾被前往视察的上级领导误认为舒同的真迹。他的书法作品就连舒老的女儿和一些舒体名家看到后,也交口称奇,赞叹不已。
罗老酷爱梅花。因此,当他的爱女呱呱坠地降临世间时,他立马为其取名咏梅,希望爱女长大成人同样具有梅花那样纯洁高雅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品质。罗老的一些书画作品也多有傲骨梅花呈现。
除了书画,罗老在楹联创作上也造诣颇深。作为郯城县首批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的他,常常把自己编创的楹联写进他的画作。同时,罗老的打油体半文半白题画诗也颇有情趣。这一方面体现出他豁达幽默的性格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能看出他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熟练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铁画银钩享盛誉 鲁南古县有大家。罗老虽然作古,但是他的优秀品格和才华至今仍为人称道。2018年5月罗老仙逝时,我曾撰写了两副嵌名挽联以悼,现重新录上,以志纪念------
其一:
钟情翰墨,研习舒体列名流,堪称鸿儒;
耿介节操,崇尚梅花凭本质,当誉杰材。
其二:
怀鸿鹄之志,倾情奉献郯城文化宣传,此生无憾;
有杰迈之操,孤诣研习舒体形神墨艺,虽死犹存。
(2023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