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说“集句联”
李士权
“集句联”是对联写作中除自撰联外,另一种集合他人诗、词、曲、赋、骈文、碑帖等的成句,组成一副联语的一种特殊创作手法。
试想,要把时间绵延千载,空间横亘九域而散落于悠悠中华几千年文学经典中的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靠撰联人的识珠慧眼,韵海拾贝的辛劳,进行无缝嫁接,并做到外在的韵调平仄合律,语法结构合谐;内在的思想内容贯通,意境推陈出新。组合得了无痕迹,妙趣横生,实为不易之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下面仅举两副联。来体味一下撰联人的艰辛付出和欣喜的收获。
第一副写武则天。此联上下句均出自唐代诗坛大家之手。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衣冠拜冕旒。
上句选自白居易的《长恨歌》,上联写尽武媚娘“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绝代美貌;下句选自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下联则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这位千古女皇权倾中外,临朝时接受满朝文武异邦使臣三拜九叩的
赫赫天威。集句由表及里,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作者若不经历一番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艰辛。又岂能在人类诗歌的黄金时代浩如烟海的大唐诗文面前,而灵感顿生,信手拈来呢?
再举一副集唐宋两代诗人作品为联的例子。作者是湖南岳阳联斋编辑李林森老师。
清风两腋添诗兴,
杀气三时作阵云。
上联:南宋葛立方《送伴回至平江舟中》,下联唐高适《燕歌行》。
对此副佳联,中华楹联、运河联声主评,联斋特邀评论员孙福奎老师,紧扣集联的主题“展歌迎秋”给予了:言简意赅,恰切精彩的赏评“好集句!上联写风,清爽、悠闲,下联引入古边塞诗句,状云,云呈声显势。三时
指春、夏、秋,亦有秋云。从动到静,绘出一副不一般的秋天多元画面,鼓舞人心。”是啊,两个诗句的巧妙集合,化腐朽为神奇,新意盎然。足见李林森老师对古典诗词的广博积淀;对《联律规则》的运用自如。否则,怎能做到选句如此精当,璧合珠联。
以上举例,意在说明“集句联”创作的特殊性。其阅读量之大,耗时之多,非凭一时之兴所能为之也。而“集句”
之难还远不止此。命题者还会独出心裁地对“集句”
的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限定。象以上所举两联,若第一副限定为同一朝代之间相对;第二副限定为异代或以唐宋代相对。均合乎范围要求。如果改为从其它角度限制:同一人不同作品之间相对;骈文、碑帖之间相对……。这样一来,两位作者只能另起炉灶,大费一番周折了。
那么,怎样写好
“集句联"呢?
正如爱国诗人陆放翁所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剑南诗稿》)
愚以为,以下几点或可试为之:
一多读书,对古今诗、词、曲、赋经典广泛涉猎。
二多积累,对所读经典,合于联律的好句摘抄积累。
三多练笔,
持之以恒,不辞辛劳,笔耕不辍。
以上粗陋之见,诚盼群中师友赐教。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