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喜迎元旦佳节 ——刘过体文/马宝山
黑兔报寒钟。红梅伴雪松。寿岁香,旦露欣容。揽月邀星吹暗影,元穹道,又相逢。
喜鹊唱枝冬。新年瑞雪丰。望行云,痕迹无踪。岁月似流辞送旧,世态乐,笑春风。
2022.12.27
四季轮回寒暑往,光阴飞转雪冰封。千山昨日枝条绿,万岭今天叶木彤。岁月无痕寻律梦,时光荏苒绎春冬。慨言塞北雍松傲,赞叹江南媚竹茏。
秋迷五彩炫不同,冬恋素色美无穷。转瞬一年寒雪至,慢思春夏暖雨丰。南疆篱野菊花艳,塞北门窗凌霜浓。晓觉冷风吹诗意,夜望冰轮圆满红。
立冬已至春如梦,寒暮沉浮月似冰。气冷星河撒霜影,风旋曦光撞晨钟。松水趋凉话刺骨,白山驰冷赋冻松。故乡朔影三冬进,乐在储户仓粮丰。
2022.11.7
古往童年留记忆,今来叟老乐春秋。成风旧事随烟去,不问曾经喜或忧。北斗泻辉孩眨眼,朝阳劲耀碧丹州。果青熟透挂枝满,落地甜为后辈收。
2022.5.29
弯月勾端午,罗江渚楚情。壮怀诗祖烈,爱国竞忠诚。
诗祖功高垂万古,刁风纵雨进馋言。忠肝探荡汨罗底,泪竭英魂祭屈原。
2022.5.25
岁月如歌风闻到,时光流景远方惊。沿途路过情浓郁,陪伴相随爱一生。掬缕阳光施大地,鲜花蓓蕾艳香争。诚希茁壮青苗长,老幼同欢庆鼓声

马宝山的这组诗词涵盖了丰富的主题,从节日抒怀到四季感怀,再到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作者细腻的情感与深厚的文学素养。
在词《唐多令·喜迎元旦佳节》中,作者巧用意象营造出喜庆又祥和的氛围。“黑兔报寒钟。红梅伴雪松”,黑兔点明时间,红梅与雪松相映成趣,画面感十足。全词既有对新年的展望,又有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情感层次丰富。
《七律·立冬有感》则通过对比“千山昨日枝条绿,万岭今天叶木彤”,鲜明地展现出季节更替的变化,传达出岁月匆匆、时光易逝的喟叹。“岁月无痕寻律梦,时光荏苒绎春冬”更是直抒胸臆,表达出对时间规律的探寻与对人生的思考。
《初冬情景》描绘了南北不同的初冬景致,“南疆篱野菊花艳,塞北门窗凌霜浓”,地域差异中的初冬特色尽显,拓宽了诗词的空间感,也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热爱。《故乡初冬》聚焦故乡,“松水趋凉话刺骨,白山驰冷赋冻松”,以故乡的山水为依托,注入了浓浓的乡情。
《七律·愿为后代奉甘甜》笔触转向人生感悟,从童年回忆到暮年心境,“果青熟透挂枝满,落地甜为后辈收”,以果实落地为喻,表达出对后代无私奉献的精神,情感质朴而动人。
两首关于屈原的诗词,《五绝·缅怀屈原》短短二十字,将端午、汨罗与屈原的爱国情怀紧密相连;《七绝·泪祭英魂》则深入挖掘屈原的功绩与遭遇,“忠肝探荡汨罗底,泪竭英魂祭屈原”,饱含对诗祖的敬仰与对奸佞的愤慨。
《七律·叟童共同庆六.一》洋溢着温暖的气息,“掬缕阳光施大地,鲜花蓓蕾艳香争”,充满希望与活力,体现出对儿童成长的关怀与期待。
整体来看,马宝山的诗词格律严谨,意象运用巧妙,情感真挚。无论是对自然、历史,还是对人生,都能从独特的视角切入,用凝练的语言抒发内心感受,在传统诗词的框架内展现出丰富的时代内涵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