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品“老味道
孙玉芬
怀着好奇,满怀欣喜,小心地解开细细的红线,拿掉覆在上面红纸金字的标签说明,轻轻地打开上边、右边、左边,最后下边,那褐黄色带有“隆盛.中华老字号”字样的方包装纸上,赫然“站”着8枚圆圆的笑眯眯的“玫瑰月饼”。这是大年初二我们姊妹三姐妹一行逛青州古城,二妹夫买来送我的大礼盒。8包糕点中,只有一包是玫瑰月饼。我如获至宝,今日正值“雨水”节气。早上,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想一睹其芳容,一品其美味。
"一口沦陷的玫瑰",外观淡淡的金黄色饼皮完整,酥层多而均匀,饼皮酥脆,捏在手上就能感受到薄薄的饼皮,玫瑰香味浓郁,馅料饱满……舌尖上的美味,让人垂涎欲滴。
我坐在餐桌前,用拇指与食指小心翼翼地捏起一枚月饼,放在面前的小碟子里。因其外皮薄如纸,轻轻一碰,就会掉落。仔细端详一番:圆圆的 朴实的“面庞”,上面微隆,就像拢着的手,笑眯眯的,好像等着我这只“馋猫”品尝它!于是乎,我也毫不客气,两手大拇指与食指轻轻一掰两半,随之外皮散落许多。哇!我看到了由小麦粉、白砂糖、花生仁、绿丝、红丝玫瑰花(重瓣红玫瑰)等食材烤制的美味月饼。我捏起一半月饼,一点一点地尝,一丝一丝品。甜甜的,香香的。发现月饼里一小段红丝煞是惹眼,我急忙用右手指缓缓地抽出来,放入门牙间,一星点一星点地细细咬合,一星点一星点地慢慢品(咂摸)。哇!一种玫瑰特有的带有几许淡雅几许浓郁而芬芳的清香瞬间弥漫口腔,唇齿留香,使人顿觉美滋滋的,愉悦舒畅。那般甜美,那般舒爽,那般可口,味道好极了!不知不觉,一枚月饼就悄不声地吃完了。一看小碟子里还剩一点薄薄的大小不一的酥皮,于是,我先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捏着,一片片地品,再用右手食指一点点蘸着抿,最后小碟子干净如洗。呵呵!青州的“隆盛糕点”太好吃了——老味道!特别是那“玫瑰月饼”,简直停不下来。忍不住,我又拿起了第二枚。还是原来的那个味——43年前的那个味。
43年前我20岁(1982年10月1日国庆节.中秋节同一天),疼爱我如掌上明珠的笑眯眯的我亲爱的爸爸在淄陶保健站打吊瓶。那天学校放假,我便有暇去探望生病的爸爸。一进病房,爸爸就招手让我走近他的病床,亲热地握着我的手。我说:爸,您好些了吗?爸爸笑着说:没事,好多了。别挂念,好好学习。今年够中专分,没走成,咱明年再考,俺大玲一定能考中……我点点头,暗暗下决心。说完,爸爸又指着旁边小桌上的一包打开的月饼,让我吃。里面还有4个月饼。我遵从爸爸的好意,拿起一个就美美地吃起来。我轻轻地咀嚼着,慢慢地咽着。我尝出月饼里面有冰糖、白芝麻,青红丝……那一个月饼,那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吃的与爸爸共享的仅一次的月饼(6天之后八月二十一爸爸因病溘然长逝。因家人怕影响我学习,爸爸患重病的事没告知。我自以为爸爸会好),是爸爸生病时不知是妈妈买的还是别人送的月饼。43年过去了,我依然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带有青红丝的酥皮月饼。那场景历历在目,仿佛如昨;那味道,还在记忆里蔓延。直到今天味蕾又重启张扬老味道。
如果说前年我写《老味道》与亲爱的妈妈有关的话(香糯可口、油而不腻、百吃不厌的隆盛蛋糕!那金黄的色泽,那松软的口感,那入口即化的蛋糕。那是我和妈妈的最爱),那么今年写的《又品“老味道”》则是与我亲爱的爸爸有关。隆盛玫瑰月饼,好吃在“芯”。经典口味 口感回归,温暖记忆 惊艳味蕾。记忆里的月饼好味,今日品尝,回味无穷,与43年前酥皮月饼同唱一首爱之歌。一首幸福的歌,难忘的歌。
亲爱的九泉之下的老爸,我多想让您也品尝一枚43年后的“老味道”隆盛糕点——玫瑰月饼,酥皮的!那味道比43年前的味道不知好吃多少倍,可惜您再也吃不到了。老爸,您的娇(骄)女又想您了……

作者简介:孙玉芬,系淄博市作协会员。淄博市淄川区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淄博民俗与文学》微刊签约作者。新时代文学艺术家协会理事。淄川区作协会员。出生于1962年。1985年毕业于淄博师专(后曲师大),于山东辛店电厂工作32年,其中从教21载。退休后3年,发表作品近百篇,被“都市头条”“齐鲁壹点”“康寿之友”报和“淄川工作”等多家平台媒体转载。余暇喜看书,动笔;赏景,拍照。甚喜朗读,自娱自乐,像蝴蝶般生活,过精彩人生。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