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柳
马上就要开学了,江岸寻春。
迎春花还没有开放。澹澹江水,散发着清冷。
贺知章说,二月春风似剪刀。而正月的东风如梳。树树柳条,柔柔下垂着,就像被早春的风梳过了似的。
个别柳条上,柳眼已开,露出柔柔的黄色。
远望银泰城,路边树树红梅盛开,团团云雾,不禁感叹这大自然的伟力,以天空为纸,执笔渲染出如此天然的梅画。
不自觉间,一幅春联脱口而出:
冬雪添寒梅不觉,
春风帶暖柳先知。
唐代杨巨源的《城东早春》中说,欲寻诗家清景,须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时。叫我说,欲寻早春,须看梅柳。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这是宋代李元膺在《洞仙歌·雪云散尽》所说之语,可谓一语中的。
"腊近梅争白,冬温柳渐黄。"人皆以柳不耐寒,其实杨柳是冬日落叶较晚的物种。江南仲冬时节,接近晚冬腊月,山路的江梅已经渐次开放。而杨柳修长的黄叶,则同黄蝶飞舞一般,轻轻下落,一地鹅黄,好是清美。如果你细看杨柳枝,每片叶腋下,便是新萌柳眼。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杨柳耐冬,也对春气的萌动最为敏感,立春左右,杨柳枝的颜色就会变浅。雨水前后,柳眼发芽,正赶上梅花的盛花期。淡黄浅碧,配上红梅的绰艳,白梅的清丽,才显出早春的美啊。
何处觅早春?
梅树之外,便是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