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 仓
作者:刘国琳
梁满囤七十多岁,三年前得个绰号叫老猫,皆因他一辈子爱好填仓。
每到农历正月二十五填仓节,梁满囤悄悄起炕,大公鸡还在做梦呢。
他出门,冒着寒风,将剥开药捻的五枚二踢脚,放置当院花墙上。想想,再从仓房取出五枚,用指甲剔开外层红纸,理直药捻,一个个倚立院中四个角上,各二枚,剩余两枚,立大门口两边护门石上。
他举头望望东山顶,群星眨眼,泛抹白红,他一手端起簸箕,里面装满筛细的灶灰,沿口探接地面,学土磨磨(蚁狮)撅腚往后拱着走,猫腰,另只手用木棍轻轻敲打,像春耕时点葫芦撒种,笃笃,笃笃,簸箕一颤一抖,草木灰似墨水,被他粗细一致,均匀铺画在院里东南西北中落位,洒出五个圆满高大粮仓,中间分别放上五谷粮,用瓦板压住,祈祷五谷丰登。每个灶灰粮仓洒九级登仓梯,如同要上九天云霄殿,忙活得身子出汗,借助天光看清粮仓壮观如城堡模样,咧嘴笑了。
哏哏——大公鸡高歌,拉开山村新的天幕,他掏出平时舍不得抽的香烟卷,巴嘬红耀眼火亮,挨个触碰二踢脚药捻,哧哧,红花迸射,火药味直冲肺腑,他狠狠地吸个舒坦,砰——啪,砰——啪,火光四射,二十响二踢脚赓续响起,炸醒山村,热闹时光。
老梁年年抢过填仓节,图个风调雨顺,粮食满囤。
乡亲知道,集体年月,老梁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但家里人口多,就他夫妻俩是壮劳力,爹娘有病常年卧床吃药,五个子女念书,处处用钱,日子过得比独头蒜还紧,年年是缺粮户,一年有八成瓜菜代,俭省着过,不然,得饿肚子。
唉,缺啥吆喝啥,得意啥,人哪,有个盼头心里才有亮呢。
改革开放后,子女念书成才,城里有了安稳工作,日子慢慢比灶膛炭火红了,老梁还像冰嘎旋转不休,将自家五块地头两边山坡全部开荒,延展出二十多亩地,种得五谷齐全,秋后收成装满四口木头大柜,塞满闲屋,他腰杆子猛然挺拔,如松如竹,土街上走路劲头如牛咚咚山响。
粮食多吃不了,不卖,让城里儿女拉去,也没人要。老梁犯愁,被儿女逼迫鼓动着,挖肉剜心地贱卖了三年以上存粮,散落地上一把,鸡专捡虫牛子吃,不得意陈粮的霉粬味儿。
老梁指桑骂槐,看把你们烧包地,刚过几天不挨饿好日子,就忘本?别看现在闹得欢,当心秋后拉清单。
儿女孝敬的钱一分也不舍得花。有回闹牙疼,老梁左腮肿个大馒头样,被老伴逼着上庄里小卖店买止痛片,十片一盒,一毛五分钱。他生气捂脸出庄,往返十多里地,去村上药店买,一毛钱给十二片,省钱还多吃一顿。吃块豆腐核计半天,等到听不清卖豆腐的高音喇叭吆喝了,他辗出一分一角凑齐的一元零钱,交老伴,照说刚吃过豆腐,不该再吃豆腐,有几大缸咸菜配饭,吃不完呢。
老伴答,上回吃豆腐是半年前,还刚才呢,你神仙呀,凡人一年,你当一天?
那你麻利地买半块去呀,掐那一大把钱,磨蹭啥?
卖豆腐的该到家了,我骑哪吒风火轮追去?有切开卖你半块豆腐的呀?
嗯,挺好,把钱还我吧,你忘性大,看丢了心疼。
老梁执拗,非要大搞家庭建设,花大钱请工匠上门,好吃好喝招待着,扒旧换新,给他家砌高大院墙,院中四角和院中间,各修建两米多高粮囤,一个足以装万斤粮食,耗子啃不动,鸟儿掏不坏,固若金汤。
工程竣工后,老梁天天学老猫登梯子坐上房顶,守望他装满五谷的粮囤,也非得拉老伴上房观景,俺俩这气派,比当年大地主康百万牛兴。
嗯,牛兴。老伴随和。
子孙怕出意外,将他们抢进城里养老,没过两月,俩人胡念八说,晨昏颠倒,折腾得子孙不得营生。
听从良医建议,将他们送回自家深宅老院,两人立马清醒,教导子孙: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我俩吃不多喝不动了,更得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呢。
老梁学老猫,爱上房顶坐着,看守他心心念念的粮仓。
【作者简介】刘国琳,退休军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曾发表各类作品5000余篇,出版文学作品集《良民英雄》等。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启事
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文学盛宴大赛征稿启事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