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岳
文/周绿森(湖南) 诵/梦锁清秋
岁在乙巳,序属新春,嘉节良辰,万象更新。余携爱女群英,伴龙凤胎外孙,同赴南岳衡山,欲揽山川之胜,沐灵秀之辉,祈蛇岁之福。

初临南岳,仰瞻其巍峨,峰峦叠嶂,峻极于天。山势蜿蜒,若巨龙蟠卧,又似翠屏罗列。其峰七十二,各呈奇姿,祝融峰高耸入云,为众山之冠,恰似南天一柱,撑破苍穹。云雾缭绕其间,时而如轻纱漫舞,时而似波涛汹涌,峰巅若隐若现,仿若仙境。

入得山中,满目皆翠,古木参天,枝柯交错,蔽日遮天。松柏之属,苍劲挺拔,傲立山巅,经霜傲雪,阅尽沧桑而风骨犹存;楠樟之类,枝叶繁茂,郁郁苍苍,散发着馥郁的芬芳,为山林增添了几分清幽之气。山风拂过,松涛阵阵,如天籁之音,清脆悦耳,余韵悠长。其间,繁花似锦,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点缀于绿树丛中,恰似繁星洒落人间。蜂蝶翩跹,往来穿梭,为这宁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山中的“忠烈祠”令人萧然起敬。我们在烈士纪念塔前,焚香且行了三个鞠躬大礼。
行至山腰,见一清泉,汩汩涌出,清澈见底。泉水顺着山势,蜿蜒而下,形成了一条条小溪,溪水潺潺,如银铃般清脆。溪中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奔马,或似卧牛,或像顽童嬉戏。溪水撞击着石头,溅起层层水花,如珍珠般晶莹剔透。俯身掬一捧清泉,入口甘甜,沁人心脾,顿觉疲惫尽消。溪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令人心旷神怡。当日,我和外孙女还在此吃了泡面充饥,有滋有味。
沿途攀登,见诸多古寺道观,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山林之间。古寺红墙黛瓦,飞檐斗拱,庄严肃穆。寺内香烟袅袅,钟磬悠扬,僧人们诵经之声,不绝于耳。道观则古朴典雅,清幽宁静,道士们身着道袍,仙风道骨,或炼丹制药,或谈经论道。这些宗教建筑,不仅是信仰的象征,更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传承。每一座寺庙、每一座道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传说,南岳三大庙中,给我印象最深还是地庙(又叫阴庙),它前面有山中最大的如来佛像和观音菩萨。它们与南岳的山水相依相伴,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人文画卷。

终至祝融峰巅,极目远眺,江山如画。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与天际相接,云雾在山间缭绕,如梦如幻。近处,云海翻腾,峰峦隐现其中,仿若海上仙山。当年,清乾隆皇帝畅游祝融峰时题有诗句:“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红日滚金球。远观湖北三千界,近视江南八百州。”多有气势!
此时下山,天空飘起了小雨。只见不少摩崖石刻隐约可见,最显眼的要数“大鹤行窝”了,吸引不少游客前去拍照。有几个游客虽不相识,却问起了我“大鹤行窝”的含意,我事先查了百度,一一给他们讲解。好笑,我此时当上了免费导游!
脚下,寺庙的钟声、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祥和的乐章。回首来路,蜿蜒曲折的山路,在绿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山间。下山的路途徒峭,有些难走。但路边有不少轿夫在吆喝生意,由于是初春气寒,偶尔见几个年青人坐着好玩,一晃而过。山中还有点点积雪,依稀可见。增添了几分寒意。

此次乙巳春节南岳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南岳衡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在这新春佳节,与女儿、外孙同游南岳,共享天伦之乐,实乃人生一大幸事。站在峰巅,俯瞰着这壮丽的山河,心中充满了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愿新的一年,家人平安健康,幸福美满;愿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繁荣昌盛。在祝融峰下的观音殿和财神庙前,我虔诚地烧了香,拜了菩萨。
下山之际,等下山车的廊道弯弯曲曲,高低起伏,显得多么的漫长。此时,山风呼啸,冷雨漫飘,游客归心似箭。好在廊道两边安了挡风的塑胶。不久,南岳的华灯初上,显得更加神秘而宁静。回望那渐渐远去的山峦,心中满是不舍。南岳之行,将成为我生命中一段难忘的回忆,永藏心间。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周绿森,笔名绿野,湖南衡阳祁东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祁东县作协常务理事,《老年人》杂志通讯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凤凰诗刊》古韵一社推评员和编辑。
主编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联墨书苑副总编;《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今日头条》《视频号》认证编辑。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2022年10月荣获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三等奖;2023年12月荣获《韶华杯》第六届全国诗词朗诵大赛三等奖。有二百余篇散文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三千余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