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迷之八:寻找汉阳门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春日寻门
一个春日的周日上午,阳光洒满街道,微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我牵着孙子的小手,漫步在汉阳王家湾的街头,准备送他去参加课外的小字迷培训班。路上,手机突然震动,友人发来一段关于“寻找汉阳门”的视频。视频中,古老的城墙、斑驳的门洞、熙攘的人群,仿佛将人拉回了那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年代。

我灵机一动,低头问孙子:“你在学校有没有听说过汉阳门呀?”
孙子歪着头,眨了眨眼睛,天真地回答:“我只知道武昌的桥和汉口的街,没听说过汉阳的门。”
我笑了笑,轻轻摸了摸他的头,说:“汉阳门可不是一扇普通的门,它是一座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城门,是武昌古城的一部分,也是连接武昌、汉阳、汉口的重要通道。”
历史的回响
我一边走,一边给孙子讲述汉阳门的故事:“汉阳门始建于公元223年,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它曾是古代武昌城的九座城门之一,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你知道吗?毛泽东主席曾在这里畅游长江,并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句诗描绘的就是汉阳门外的壮丽景色。”
孙子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紧紧抓住我的手,加快了脚步。他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扇神秘大门的故事。
文化的传承
我们一路走,我一路讲。从汉阳门的历史,到它与武汉三镇的关系;从古代商贾的往来,到近代革命的风云;从毛泽东的诗篇,到冯翔的歌曲《汉阳门花园》。我告诉他,汉阳门不仅是一扇门,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武汉人的记忆与情感,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地标之一。
孙子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爷爷,汉阳门现在还在吗?我们能去看看吗?”我笑着回答:“汉阳门的城墙虽然已经不在了,但它的故事和精神永远留在了武汉人的心中。等你再长大一些,爷爷带你去汉阳门旧址,感受那里的历史气息。”
心中的汉阳门
到达培训班后,孙子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我则在一旁默默观察。看着他专注书写、积极思考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那扇无形的汉阳门在他心中慢慢开启。
课间休息时,我问他:“你觉得汉阳门会在哪里呢?”
孙子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指着自己的脑袋,认真地说:“我觉得它在这里。每当我学到新知识,这扇门就好像打开了一点。”
我欣慰地笑了,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说得对,汉阳门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它是我们通过学习、思考,不断探索世界的大门。”
未来的期许
离开培训班时,已近中午。孙子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我牵着他的手,心中充满了希望。汉阳门,不仅仅是一扇门的象征,更是对知识无尽的追求和对智慧深深的渴望。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陪伴孙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寻找那扇通往知识与智慧的大门——汉阳门。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不断前行,开启更加广阔的人生旅程。
尾声
这次寻找汉阳门的经历,不仅让我和孙子学到了历史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汉阳门的故事,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孙子的心中。随着他的成长,这颗种子必将生根发芽,最终引领他找到属于自己的汉阳门。
汉阳门,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象征,更是每个人心中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找到那扇属于自己的汉阳门,勇敢地走进去,探索未知,收获智慧。
2025年2月23日
这一天,阳光依旧,微风依旧。
而我和孙子的心中,多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汉阳门。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