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初春
寒客春梅竞未休,
柳烟远望近如梳。
观音遍洒净瓶水,
润雨如酥街巷流。
江南阳历二月,乍暖还寒。还未到杏雨沾衣,杨柳吹面时。
日出高照,温暖宛如阳春。下雨了,气温下降,又似退回到了冬天。
腊梅舍不得离去,一个个象小金钟一样,挂在枝头上,雨滴挂在花蕊上,亮似水晶。
春梅远望,白者似云,红者似霞,一片片地,开放在校园里。
有女老师特意站在红梅旁拍照,人面红梅,比起人面桃花,别有情趣。
江边的杨柳,柳眼还没有张开,但柳条柔和了不少。远远望去,春烟初起。走近一看,丝丝络络,柳条垂垂,宛似梳子梳过。
春草么,已经睡醒,有的茵茵一片,有的仿佛细针萌发,从冬天的干草中冒出头来。
我特意从远处看了一下,地面绿意如故。这才知道,张水部的"草色远看近却无"仅是秦中春景而已。
当然,春雨濛濛,润街如酥,依然是适用的。
梧桐,依然有不少黄叶挂在枝上,玉兰的花苞,仍然藏在毛茸茸的外壳中,樟树叶子,冬色未去,桂树叶子,翠绿如故。
这一切,在雨中,润色了不少。
身在城市,雨中的牧童和蓑笠翁当然是看不到的。廊桥上,却有不少人,不计寒暑,依然垂杆而钓。
风则江边,志廉楼外的那尊青铜人儿,不知疲倦,捧着书卷,目不转睛地读着。
午饭时刻,三三两两的同仁们从铜像旁不停走过。
鸟儿,抑制不住喜悦,此起彼伏,相互唱和,似乎在欢迎着归校的人们。
学校,马上要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