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泰山,作为中华五岳之首,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赵树丛先生的《泰山石漫想》从自然、历史、文化和精神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泰山石的意义,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泰山石不仅是泰山的“骨骼肌肉”,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保护泰山石,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更是对民族精神的维护。我们希望通过这篇读后感,让更多读者感受到泰山石背后的文化与精神价值,唤起大家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
泰山石,民族魂:读赵树丛《泰山石漫想》
张庆明
泰山,作为中华五岳之首,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赵树丛先生的《泰山石漫想》从自然、历史、文化和精神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泰山石的意义,让我对泰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引发了我对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一、泰山石:自然的馈赠与历史的见证
泰山石,作为泰山的“骨骼肌肉”,承载着泰山的自然与历史。泰山经历了漫长而剧烈的地质变化,其形成源于侏罗纪末、白垩纪初的燕山运动。泰山石的花形图案、颜色深浅丰富多样,每一处纹理都记录着地球的沧桑变迁。泰山不仅是世界地质公园,更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然而,泰山石的保护形势一度严峻。一段时期以来,泰山石被当作物欲和面子的载体,乱挖乱采、以假乱真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泰山的自然景观,更亵渎了泰山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赵树丛先生对此深感痛心,而泰安市禁止泰山石开采、交易和外运的举措,无疑是保护泰山石的重要一步。
二、泰山:历史与文化的集大成者
泰山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历史与文化的集大成者。赵树丛先生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泰山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1. 历史的见证
泰山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演进与发展。从甲骨文中的“岳”到秦始皇的封禅大典,泰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司马迁考证,秦之前封拜泰山的大小帝王就有72家。泰山见证了中华列国列疆及芸芸众生的历史演进。
2. 文化的象征
泰山融合了儒家的“礼”与“仁”、道教的“玉真之山”和佛教的名刹灵岩寺,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泰山的古遗址、摩崖石刻、古建筑,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光辉的见证。泰山不仅是儒家“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理想高峰,也是道教、佛教的圣地。
3. 精神的象征
泰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泰山代表着国泰民安、民族自信与坚韧不拔。毛主席“重于泰山,轻如鸿毛”的名言,成为为谁而死的分水岭。“泰山不让土壤,能成其大”明示了人们的胸怀与成功之道。泰山精神是民族魂、中华魂。
三、泰山石的异化与保护的意义
赵树丛先生在文章中提到,泰山石的作用曾一度发生变异,成为物欲和面子的载体。许多单位和个人以占有泰山石为荣耀,比大、比高、比奇,让泰山石加入了面子工程,甚至奢靡之风的交响曲。这种现象不仅助长了人们的物欲,更亵渎了泰山的精神。
泰安市禁止泰山石开采、交易和外运的举措,是对这种不良现象的有力回应。这一通告不仅保护了泰山的自然景观,更维护了泰山精神的纯洁性。赵树丛先生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认为这是对泰山精神的维护,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尊重。
四、泰山精神:民族魂,中华魂
泰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泰山的稳重与坚韧,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自信与定力。泰山精神不仅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难,更成为我们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泰山石作为泰山的象征,不应被物欲所侵蚀,而应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信仰。泰山石的保护,不仅是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我们应当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与文化遗产,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传承与发扬。
五、结语:守护泰山,守护民族精神
读完赵树丛先生的《泰山石漫想》,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要享受自然与文化遗产带来的精神滋养,更要肩负起保护它们的使命。泰山石的保护,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践行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保护。
泰山,这座伟大的山,以其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中华大地。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承载了文化的厚重,凝聚了民族的精神。泰山石,作为泰山的象征,不应被物欲所侵蚀,而应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信仰。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泰山,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历: 张庆明,1961年7月出生于山东泰安,汉族,研究生学历。他当过教师、蹲过机关、下过基层,大半的工作历程都在人民政协和政府领导岗位上度过,历经市县两级工作磨砺,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为区域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