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学校的路》 文/蔡枝强
通往学校的路是我一生走的最多的路。路不算远,但给我留了最深刻的记忆。
1978年,我一参加工作就被分到了孙氏中学。孙氏中学离我的家乡有二十五里地之遥。幸好有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就可到校。那时候的路况实在糟糕,处处是土路。走大路,路上有车辙。一不小心就会掉进车辙,摔个大跟头。汽车或拖拉机和我擦肩而过时,时常被弄一身尘土,雨天过车,有时还被溅一身泥。走小路,路上短不了有蒺藜。自行车胎被扎了,不是人骑自行车,而只能自行车骑人了。特别是下大雨和下大雪天,我们有时把自行车留在半路学生家里,再徒步回家。有时干脆把自行车放在学校,徒步回家。从学校徒步回家需要走三个小时。那个时候星期六上午上半天课,下午老师们开会,直到四五点才能回家。星期日下午返校。尽管路况不好,不论什么天气,我们从不迟到。
从逻辑上讲,学校和家是两点一线。可事实上两点间并非直线。那时通学校的路七拧八拐才能到。我在孙氏中学从教八年气,为找通往学校好走的路,走小路转大路,从大路转小路,走过的路线有七八条之多。如果要画一个线路图的话,你会发现起始和终点一致,中间的线犬牙交错,极像一个线团。通往学校的路,不同天气,我要选择走不同路线。 1986年,我调到了龙街中学。龙街中学距我的家乡就近多了,仅有十里地。骑自行车仅需半小时左右,步行也就一个小时。当时的路况和以前没有多大变化,仍是土路。但我回家的频率增大了。事因父母双亲相继六年卧病在床,白天有妻子伺候,晚上我要伺候老人。我在龙街中学教外语,是毕业班班主任。晚上要辅导学生上晚自习。上完晚自习,大约在九点半,甚至到十点,我才能回家。回家的路上,有月亮的光亮或星星的微光,我走的还算顺畅。但当阴天或大雾天就难了。好在这条路上印满了我的脚印,路况熟络能详。我知道什么地方有坑,什么地方好走,什么地方拐弯。然而,感觉有时也不靠谱,曾经有几次把自行车骑到沟里。幸好自行车骑的不快,没有造成多大伤害。
有一次,上完晚自习,天阴得吓人,眼看就有一场大雨降临,我急忙往家里赶。天太黑了,伸手不见五指。我凭着记忆前行。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的注意力就高度集中,时刻判断前方是否有人骑车过来。一旦有动静,我就咳嗽一声,提醒对方有人,以免相撞。可这次,风从我背后吹过,我听不到前面的声音。当我意识到有人时,为时已晚。我下意识向右一闪,自行车才没有撞个正着,但也撞上了。我们都倒了。幸好都没有大问题,对方脑袋上磕了个包。我的嘴磕在了车把上,嘴唇被牙磕了个口子,流血不止。我说:“夜间行路,又看不见路,没法论对错,各自行事吧。”可对方还是把我送到诊所。这时,我的嘴肿起来了,活像猪八戒的嘴,说话也不得劲了。我真是哭笑不得。大夫马上给我止血,开了消炎止疼药,说:“嘴里没法上药,吃点药就行。嘴里不容易感染,创伤容易愈合。”
就这样,通往学校的路也残留下了我的血迹。
我们从教的年代,全县学校常常进行统考,以此来评定学校的教学质量。老师们也要到其他学校去监场,考卷也换到其他学校去判。
有一年春节前期末考试,我校被安排到刘么中学监场。刘么中学离我家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走大路有三十多里,走小路也就二十里路,正好适合勾股弦定理。我和邻村的同事商定走小路这根弦。我们走到半路,一条大沟拦住了去路。我们早知道有条沟,沟里有水也不可怕,因为当时正是四九。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水早就冻成了冰。我们可在冰上通过。可没想到的是,沟里正流淌着水,不能过。我和同事顺着沟向下游走。不多远,我们还真找到了冰面没有水的地方。同事比我个子小,他试着过去了。我也过沟。可走到沟中间,冰面塌陷,我掉进了水里。幸好水不算深,只没膝盖。同事把我拉上了沟岸。同事说:“你快回家吧。天这样冷,你会被冻坏的。我给你请假。”我上了岸不久,自行车就倒了千斤(自行车的飞轮里有一小段钢丝叫干斤丝。它倒了,自行就不能骑了)。我只能推着自行车向前跑。我清楚的认识到,如果我不剧烈运动,棉裤里的水一旦冻实,膝盖不能回弯,就走不动了。另外剧烈运动还显得不那么很冷。
我终于回到了家,把湿透了的棉裤脱下,套上单裤和绒裤,换上单鞋。因为我只有一条棉裤和一双棉鞋。我用火烤干千斤上的水渍,用柴油把千斤丝冲起来,我又踏上了去刘么中学的路。
当我踏进学校的大门,教育局的领导、我们中学带队领导及刘么中学的校领导都惊异地围过来,问长问短。县局领导对我说:“掉进水里,就不要来了。天这样冷,不要把你冻坏了。”我说:“谢谢领导关心!我不要紧。考试是一件大事,不能因为我误了学校的事。”局领导对我们学校领队领导说:“蔡老师一心为教育的事迹很感人,很有教育意义。你们要写成报道,发给局《教育简报》。”
说实话,在四九天穿单衣、单鞋还是很凉的。刘么中学离文安不算远。我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到文安买了一双棉鞋。穿上棉鞋,立刻舒坦多了。
回想起通往学校的路上的陈年往事,我只能一笑了之。我们经历了很多,但我无怨无悔。再回头看现在,无论通往哪个学校的路,都是水泥或柏油路。路面宽敞平整,路两侧绿树成荫,在绿化带的上方成排的太阳能路灯点亮通往学校的路的上空。就连各个村子里的小路都铺成了水泥路。如果你去航拍,就不难发现,在一望无际的绿色中,有许多灰色的彩带,窄的是小路,宽的是大路。彩带的一头是学校,另一头是乡村我的家。节能电车、汽车奔驰在彩带上,好不惬意。让我走惯了通往学校土路的人羡慕不已。我赞叹祖国的飞速发展,赞叹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变。我已到迟暮之年,有个愿望未了。不论哪一天,我再走一走通往学校的路。体验走在通往学校新路上的喜悦。
2025年2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