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敏姐》
文/郭洪涛
漂亮的桂敏姐当年是一个阳光女孩儿。那时她是我们中学政宣组的才女,是个特别热诚、乐观活泼的女生。
她圆圆的脸蛋儿,总挂着善意的微笑,明亮的眼睛,放射出快乐的光芒,那具有穿透力的嗓音,格外响亮,远远的,你就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
早在小学的时候,我和桂敏姐就同在一所学校。她比我高一个年级,是我的学姐,那时她在学校就小有名气了。
她学习优秀,还是学生干部。语文老师常向我们提起她的名字,说她作文写得好,因为她酷爱读书,人家几个晚上就能看完一本《林海雪原》。因此,也让我们向她学习,多读些课外书籍,来充实自己。
“那也太厉害了吧,做完作业就很晚了,还要看小说,几个晚上就能看完一本?”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暗想着,瞪大了眼睛,差点惊掉下巴。她看书的速度实在令我赞叹,那时我就深深地敬佩起这位学姐了。
当年我才四年级,可那时只是听老师说,却还没有见过这位五年级的学姐。
后来,有一天课后,我们踢足球时和高年级的同学发生了争执,眼看就要打起来了“哎,你们怎么能欺负人家小同学?”这时身后不远处传来女生银铃般的喊声,我不禁回过头来,见一位梳着两条粗辫子的漂亮女孩儿正小跑着赶过来“嗬,就为踢个球跟人家小同学打架,不怕给咱班丢脸呀?”来到近前,她微笑着和蔼地劝阻着。
他们班的几个男生不好意思地走开了。一场冲突,被她化解了。我正感动着,她看到我就笑了:“我知道,你是四年二的,你唱歌挺好听的嘛,夏令营时,我听过你唱歌呢......”我是腼腆型的,被她这么一说,热着脸惊讶起来,她却哏哏地笑开了......
“你不认识她?她不就是几个晚上看完《林海雪原》的叫什么什么——桂敏的那个吗?”见我一脸惊奇,等她走远了,我同学瞪大了眼睛跟我说。
那天起,我才把那看小说的事儿和人对上了号,心里更加佩服起这位漂亮热心有才气的学姐了。
一转眼就上了中学,我被选进了学校的政宣组,兼搞美术宣传。
那天,我正在画《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的大幅宣传画。随着门声响起,爽朗的女孩儿笑声传到耳边,这笑声咋这么熟悉?我不禁停下笔看向门口,惊喜地发现,来人竟是桂敏学姐。她也认出了我,她一脸惊喜笑容可掬地先打起招呼,之后就观看起我的画来,边看边投来赞许的目光:“没想到你画也画得这么好,真是多才多艺呀!”她的夸奖让我的脸一阵发热,忙避开她热情的目光,羞涩地摇着头,却不知说什么好。“我听说咱政宣组又来了个画画的,没想到是你,欢迎你!”她说着就伸出手来要和我握手,我不好意思地摊手示意——自己满手都是油彩,她又哏哏地笑了:“没关系......”继而那白净的小手已握了上来,头一次和女孩儿握手,让我不禁过于拘谨,可她又爽朗地笑开了......
桂敏姐的热情开朗和大方,让我很是羡慕,也时为自己的腼腆而尴尬。
在政宣组里,桂敏姐负责组织撰写文字材料方面的宣传。虽然和我不是一个类别,但她常来看我们画画,帮我们参考筛选题材,提些建议,帮做文字方面的推敲把关等。她的热诚乐观,善良好助人,常常感动着我。
她不像有些女孩儿的娇气矜持,而是有话就说,直抒胸臆。所以大家都愿意和她交流。
她朴实无华,不屑于打扮。从没见她穿着鲜艳或带花的衣裳,而总是穿着件男式的旧军装或蓝、灰色调的衣裤,显得整洁又干练。整个人洋溢着一种飒爽英姿的气质,散发着热情似火的活力,那活力也会瞬间就感染着你,让你不自觉地被带入她欢快的节奏里。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一起学习宣传工作了仅一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就离开母校各奔东西了。但桂敏姐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离开了省城,辗转于乡村和各城市之间,后又定居京城。与母校的老师和同学渐渐都失去了联系,自己常伤感于这辈子恐难再相见了。
正是山不转水转,多年前,我回省城办事,在临走那天下午,接到儿子的电话,说有一位陌生女孩儿几次拨打他的号码,刚开始,他还以为人家是骗子,挂断手机没与理采,后来她说是爸爸您中学时政宣组同学吴桂敏的女儿,说她妈妈找了您好长时间,要您的电话,邀请老同学相聚......
儿子问我:那时的中学是否有“政宣组”这样的部门,是否有在那里工作过,是否有过吴桂敏这个同学......他煞有介事的一连串的“查问”让我激动不已:“有有,有......你怎能拿人家当骗子,快把我的手机号码告诉她,要郑重向人家道歉!”儿子听了我的话,连说对不起,立马照办了。
几分钟后,手机就响了起来,那久违了的熟悉声音又嘹亮在我的耳边,都没有寒暄,只确认了一下,桂敏姐那爽朗的笑声就激荡起我的心潮,没想到四十多年了,能再次听到尊敬的学姐那亲切开怀的笑声,我激动得都流下了热泪......
原来,桂敏姐和我们政宣组的老师同学们,一直没有忘记那个激情的岁月里,我们一起学习宣传的美好时光和深厚友谊。大家都在寻找——特别是桂敏姐更是不辞辛劳地寻找着她的这个学弟,还牵动烦劳到了她在广东公安部门工作的女儿,热心帮着查找。那是要从数千个重名重姓的人员中筛选确认的呀,四十多年的相貌、住址等变化该有多少?试想查找的难度和耐心该有多大?那是怎样一个深厚的友情在支撑着他们查找的决心啊!
当时,要从众多的人选中一个个排除。确认了年龄和相貌,还要查找住址和联络方式。而后,拨打出的联系号码却对不上人,因为我已换了多部手机了。她们只得回头再查,几经周折,最后才查到了我儿子的手机,竟还引出了我儿子接手机时怕上当受骗的笑话......
当桂敏姐接通我的手机,听她讲述寻找我时的曲折过程,我又被感动得落泪了。
桂敏姐听说我有事就要回京,就严肃起来,以命令的口吻:“我做主了,你晚回去两天,我们政宣组的老师同学一定要聚会一下!”“好!我听命!”我欣然答应了。
原来桂敏姐和我通话的那天,正是京城小学开学的前一天,我就要回京,第二天还要接送小孙子上学呢。桂敏姐下达了“命令”,我必须“执行”了。之后,忙给儿子打电话退车票。儿子非常理解,大力支持。儿媳妇又特来电话,安慰我不要着急,她已和单位请好了假,休几个串休,来接送孩子。让我放心地和老师同学们好好欢聚一场,这时,我既激动又感动,不由得又落泪了。
那天,我们在皇姑区的一个饭店聚餐,桂敏姐热心召集着,静姐则早已买了单,我们政宣组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大家倾诉着各自四多十年的人生历程,无不心潮澎湃感概万千。
原来,桂敏姐离开了学校,也没有放松学习,后来她考上了医科大学,毕业后在铁路医院担任主治医师,她善良开朗、热心助人的性格使她在救死扶伤的医疗岗位很好地发着光和热,成了患者和家属们尊敬爱戴的优秀白衣战士。
真是时光荏苒,见面时,桂敏姐已退休了,头发也花白了,可她还是那么快乐阳光,还是那么精力充沛,还是那么热情率真,还是那么侃侃而谈。她那爽朗的笑声,穿透了时空的尘埃,似乎又让我回到了那美好的少年时代......
在聚餐桌前,我们当即组成了一个群。从那天起,我们这个当年就团结友爱的集体,每个人都感觉又像回家了一样的温馨而亲切。
群里最活跃的还是桂敏姐,她每天都准时第一个和大家问好,把最新的时事消息,健康养生知识,教育励志故事,传递给大家。还像从前在政宣组里组织编辑稿件一样,她还是那样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在网上,我也常写些诗歌、小说等粗浅的小文,桂敏姐就总是最先分享,热诚鼓励。
每每看到她发的那些充满正能量的消息,饱含真诚的鼓励,都让我深深地感动着。
前年有几天,桂敏姐发消息不是那么准时了,后来得知是姐夫去世了。我们都关心地安慰她,而她并没有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沉沦下去,接下来还是坚持着发时事励志的消息,从不耽搁。她的身体还有三高的症状,可想而知,那是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多么坚强的信念和多么宽广的胸怀在支撑着她呀......
桂敏姐是真真正正地没忘初心,一直都在宣传弘扬着正能量,她是我们政宣组师生最优秀的代表和榜样。
今年正月十五一大早,我精心制作了个“元宵节快乐”的帖子,发给政宣组群里的老师同学们,也向可敬的桂敏姐致意。发出后随即回看了一下,这一看,吓得我几乎掉落手机——静姐的一条悼念桂敏姐的帖子让我深感悲痛,赶忙颤抖着手指撤回了元宵祝福的帖子。但我仍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不相信那么阳光热诚的姐姐竟会断然离开我们。我满心疑虑地又回头查看静姐的帖子,见她开头写的是“吴桂梅”,就立马埋怨起自己粗心来,可看到后面又写的是“桂敏”,刚放松的心情又沉重起来,可心中仍怀有一线希望......我满怀着这迫切的希望,怀着疑惑和震惊,发帖再次追问静姐,想得到个“那帖子的内容和桂敏姐毫不相干”的回复。可事实竟是那样残酷,得到的竟是确认的噩耗。顿时心情无比沉痛,洒泪悼念着这位可亲可敬可爱的学姐......
往事历历,忘不了小学校园春风中,她那银铃般的笑声,她那阳光般的笑容;忘不了中学政宣组画室里,她那热诚大方的相握,她那直率中肯的建议;忘不了她和老师同学们、她和她的女儿,费尽辛劳对我的寻找;忘不了她那充满着热诚鼓励、充满着真情友谊和正能量的发帖......
上次聚会时,我们曾愉快相约,择时再相聚,谁曾想那竟是和桂敏姐的最后一面......
呜呼,今后,再也看不到可亲可敬可爱的桂敏姐发的消息,见不到她真挚热诚的笑容,听不到那开怀爽朗的笑声了......
桂敏姐,你就这么走了?留给我们的竟是深深的长长的怀念!
2025.2.19
作者简介:
郭洪涛 网名 红土,大专学历。
做过工,做过美术设计、文字和法律工作。
诗歌、散文、小说和美术作品发表于多家报纸刊物和网络平台。
在《诗词天地》“中秋诗赛”中获优秀作品奖,在《全国首届玉兰杯新创文学网络电视大赛》中获铜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