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哈尔滨人(一)
作者:凤鸣谷
主播:沈水之北
监制:心太软
总编:阳光波
“我是哈尔滨人”,
一句字正腔圆的回音,
众人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我内心却是五味杂陈。
不是我长得高大英俊,
不是我腰缠千金,
也不是我仕途有多么幸顺,
只因我是哈尔滨的子民。
人们赞美哈尔滨优雅独尊,
具有法国“巴黎”的风韵,
象天鹅项下的“明珠”一样光彩照人,
中央大街承载着百年发展的悲欢浮沉……
也有人夸,
哈尔滨的西餐味道纯真,
红肠和大列巴与俄国生产的难辨难分,
却说不出哈尔滨的来历与年轮。
“哈尔滨”三个字的由来?
专家说来自满语的延引,
也有人说是来自沙俄的译音……
松花江下游的小渔村是它生息繁衍的底蕴。
哈尔滨这座北方的名镇,
以其年轻和时尚名震红尘,
它虽然建埠只有区区百余年的历史,
却有着千年的文脉和承载的重任。
哈尔滨是金清王朝的发祥源,
公元1,115年,
“金代”在上京建都立宪,
它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推波助澜。
历史的车轮奔驰向前,
并不能抹灭女真族的英勇善战,
它为哈尔滨地位的确立,
做出了历史的宝贵的贡献。
哈尔滨的繁荣与发展,
是光荣与耻辱比肩,
我毫不掩饰那段往事的不堪,
日俄对东北及至我国版图的虎视眈眈。
1896年6月3日这一天,
沙俄诱引清朝签订巜中俄密约》的条款,
隨着中东铁路的兴建,
进一步暴露了沙俄吞噬东北的野心与贪婪。
这之后的七年,
33个国家的16万侨民湧入哈尔滨淘金避难,
19个国家在哈尔滨建立了领事馆,
隨着中东铁路的铺就和拓展,
本土民族资本经济也在哈尔滨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中,
崭露头角、独挡一面。
【注:名片制作慧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