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编辑社成员
特约顾问:张振林
顾问:清廉宇,李秀德,英姿飒爽,王世元
主编:润牙子
常务负责人:中秋明月,渝香居士,阿莲,神剑大侠,太白金星,王世元
诗评:渝香居士,英姿飒爽。热血兵团。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我驭仙鹤牧云间
文/唐国钦(四川)
在熵增与希望的临界,存在的缝隙被月光撬开
仙鹤振翅,羽尖划开时空的致密织物
恰似宇宙暴胀期的原始扰动
逆着无序的洪流,驮我冲向未知的浩渺
我,以孤勇者的姿态跨坐其上
挥动命运编织的长鞭
鞭梢抽裂日常琐碎的禁锢茧房
灵魂如脱缰之马,在超现实的草原纵横驰骋
白云惊惶,仿若被曝光的脆弱本我
仓惶坠向人间,每一朵都是时代的破碎隐喻
是加缪荒诞剧场里人类迷茫的具象投影
瞧啊,那朵云幻化成工业废气的阴霾
笼罩着大地,是环境危机的沉重预警
时而又似阶层壁垒的无形屏障
横亘在贫富之间,阻挡着平等的曙光
我收拢这些时代的残片
编织成一座通天的巴别塔
在市井小巷的窗前,与梨花那静谧的浅笑交织
这是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微弱烛火
在现象学的凝视下,现实与理想暧昧相拥
云马嘶鸣,蹄音叩响历史的柏格森绵延
在往昔与未来的边缘奔腾
扬起的尘埃,是消逝文明的细微粒子
是尼采“永恒轮回”中的刹那定格
云牛躬身,犁铧切入岁月的胡塞尔意向性
翻卷出世代传承的生存密码
每一垄新土,都埋葬着希望与绝望
是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痛苦挣扎
云羊咩咩,叫声融入民生的烟火
云驼背负着文明的厚重辎重,沉默地跋涉
在沙漠与绿洲之间,镌刻下坚韧的辙印
是梅洛 - 庞蒂身体现象学的具身实践
我撕下几缕天光下的云缕
当作宇宙恩赐的列维纳斯他者
递给尘世的娇娥,权作生活的酒钱
这是对人间情爱的现象学还原
对平凡温暖的存在主义虔诚供奉
初入天庭的金殿,好奇如藤蔓在心底疯长
璀璨的光芒、奇异的仙物
牵引着我的目光,撩拨着我的心弦
众神目光冷冽,仿若古老规则的冰冷化身
我于舞池中央,旋转、腾跃
每一步都踏碎柏拉图理念世界的虚幻荣光
歌声似撕裂苍穹的飓风
裹挟着人间的悲欢离合、阶层的矛盾冲突
冲突渐起,众神的规训与人类自由意志对垒
我在顺从与坚守间徘徊挣扎
是屈从于天庭看似完美的秩序
还是捍卫人间那满是瑕疵却真实的自由?
这是存在主义与神义论的激烈碰撞
我的灵魂在风暴中如孤舟般飘摇
恍惚间,我又回到烟火弥漫的人间
儿时故乡的老井,在记忆里泛起涟漪
辘轳的吱呀声,是岁月温柔的哼唱
夸父的手杖,在记忆的荒原疯长
幻化为信仰的克尔凯郭尔“孤独个体”
指引灵魂的归处,是人类在荒诞世界里对意义的执着追寻
精卫的啼血,在山海的褶皱里回荡
那是永不磨灭的誓言,被岁月反复吟唱
是加缪笔下西西弗斯推石的永恒抗争
我驭鹤翱翔,放牧着思想的云团
在现实与梦幻的悬崖边缘舞蹈
以云为墨,以天为笺
书写人性的幽微曲折,社会的斑驳万象
从农耕的桑田,到工业的烟瘴
从古老传说的残卷,到现代迷茫的迷宫
我目睹人类在命运长河中的挣扎与奋进
每一朵云,都承载着时代的重压
每一次云的变幻,都是命运的诡谲转折
是存在主义视角下人类自由选择的艰难困境
在这场牧云的苦旅中
我触摸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感受到人性的炽热与冰冷
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又重塑希望
而我,愿做这一切的见证者与守夜人
在存在的暗夜,为人类的自由与尊严守望
我们究竟该如何在这环境危机下守护家园?
又怎样跨越阶层的鸿沟,让平等之光普照?
不再是一场简单的奇幻冒险
而是对生命、人性、社会的深度拷问
是在云端之上,对人间最深情的凝望
是用灵魂的颤音,奏响时代的雄浑交响
是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交织的诗性沉思
作者导读:
诗歌《我驭仙鹤牧云间》分层次导读:
文/笔芒。
大众化视角解读
这首诗带我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云端冒险。一开始,诗人骑着仙鹤,冲破了平常生活的束缚,进入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诗里的云可不简单,它们像我们内心的写照,还反映出当下的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让我们看到现实生活的困境。
在天庭的经历很有意思,诗人对那些新奇的东西充满好奇,但又和众神的规矩产生了冲突,这就像我们在面对权威和规则时,心里会纠结是要服从还是坚持自己。回到人间后,诗人想起小时候的老井,还有夸父、精卫这些神话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对梦想的坚持和对命运的抗争。
整首诗就像一场奇幻的梦,又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我们思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如何守护家园,追求平等和自由 。
专业文学欣赏者视角解读
主题深度:诗歌深入探讨存在主义与现象学命题,如人类在荒诞世界中的自由选择、存在的意义及现实与理想的关系。结合环境危机、阶层矛盾等现实问题,使主题从抽象哲学思考延伸至社会批判,深化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反思。
意象运用:以“云”为核心意象,构建复杂象征体系。它既是本真自我与时代隐喻,又象征科技浪潮、环境危机、阶层壁垒,多重寓意相互交织,丰富诗歌内涵。“仙鹤”“天庭”“众神”等意象,与现实元素并置,打破现实与超现实界限,拓展诗歌的想象空间 。
语言风格:语言融合书面语的严谨、哲理表达与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好奇如藤蔓在心底疯长”,使诗歌兼具思想性与感染力。同时,巧妙嵌入哲学概念,却不失诗歌的文学性,让抽象思想具象化。
结构与叙事:以“牧云”为线索,采用意识流与象征手法叙事,从人间到天庭再回归人间,时空交错。在情节推进中设置冲突,如与天庭众神的观念冲突,增强诗歌的戏剧性与张力,展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文化融合:融合东西方哲学、神话及小众文化元素,如非洲部落传说、印第安文化,拓宽诗歌文化视野,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丰富诗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层次,体现人类精神世界的多元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