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王的传说
房思春
七十二崮景色美,当属汶源铁龙山。
巍峨高耸怪石立,壁悬崖峭分外险。
山野纯朴气息静,峰峦叠嶂溪水寒。
云雾漫生朝阳洞,甘甜清冽饮马泉。
为求生计揭竿起,智勇双全出少年。
力拔山兮武功高,箭穿杨柳从无偏。
济贫劫富抱不平,筑寨称王聚众贤。
指挥若定从不惧,誓死如归保家园。
忠孝自古难全保,宁死也不受诏安。
射死花荣罪难赦,峪中受擒遭劫难。
宁愿站死不跪生,昂首挺胸笑对天。
日月如梭四百载,刀光剑影去已远。
山顶遗迹昭日月,犹向世人诉当年。
遥看当年演兵处,汶水西去且流连。
柏油路通南北堤,飞架如虹水映天。
碧柳随风见袅娜,湖平如镜往来船。
高楼林立看今朝,今昔对比两重天。
岁月悠悠情悠悠,千年万年美名传。
青杨崮,原名铁龙山,位于钢城区汶源街道西丈八丘村西南2公里处。山上有饮马泉、朝阳洞等景点。
山顶有明朝末年修建的山寨,据说由当年的农民起义领袖“葛大王”修建。清朝末年重修。山寨呈椭圆形,主要建筑有寨门、石头房子、瞭望台等。山寨北门为拱碹门,高约3米、宽2.5米。石头房子大约近百间,片石干垒墙,房间面积大小不一,有指挥部、瞭望台、葛大王寝室、士兵住房等。寨墙上有多处洞口,供瞭望或射击之用。南北门均设有岗楼,依南北二门营造两个山寨。南寨可容纳百余人,北寨可容纳二三百人。沿北门东山塝,有一条宽阔的大道,叫东马道,是上下山的通道。出北门沿西山塝,还有1条狭窄小道,叫西马道。
1940年,山寨重修,曾为八路军和抗日游击队的烽火台。解放战争时期,山寨被毁。
2015年12月,青杨崮山寨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在400多年前,朝廷腐败,昏君无道,又赶上连年干旱,庄稼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武艺高强的葛龙为求生路,他拉起一帮弟兄来到青杨崮的朝阳洞中,自立为王,杀富济贫,人送外号“葛大王”。他准备着有那么一天杀进京城除掉昏君,救乡亲们于水火之中。
皇上得知后,又喜又怕。喜的是如葛大王归顺后,可以充当马前卒,帮助自己坐稳江山;怕的是如果葛大王率人闹起来,后果不堪设想。遂封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将曹花荣为兵马大元帅进行招降;若招降不成则武力讨伐,斩草除根。
曹花荣奉命劝前来迎战的葛大王进京做官,享受荣华富贵。葛大王听罢冷冷一笑,说:“我宁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决不替昏君卖命。”说罢,两个人便摆开架式,走马过招。大战 20多个回合不分胜负,便决定比箭论输赢。由曹花荣先射,接连三箭均被葛大王躲过。接着葛大王搭箭在手,只一箭便射中曹花荣的咽喉。曹花荣当即死于马下,所率人马溃败如山倒,纷纷逃命。皇上为笼络人心,命人在青杨崮山下为曹花荣筑墓一座,人称“将军墓”(址在大汶河南岸,丈八丘村北,坟墓于“农业学大寨”时被毁,现为湿地公园)。
皇上见葛大王软硬不吃,便派官兵在大年初一将葛大王的父亲抓住,逼其就范。正在饮马泉饮马的葛大王得知消息后,不禁仰天长叹,劝弟兄们完成其未竟事业,自己则舍身救父,跪在峪中束手就擒。因拒不投降而被乱刀剁成肉泥。因而,丈八丘村葛氏家族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不吃肉馅饺子,以示纪念这位忠孝两全、视死如归的英雄,风俗流传至今。
房思春,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人,济南市作协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