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不如天算
文/吴锦祥
近些年,端午节不说“快乐”而道“安康”已成共识。但也有人持不同见解,如著名诗人、作家赵丽宏发给我的祝辞条幅是“读罢离骚莫堪伤,挂艾採玉饮雄黄——端午节快乐”。
这不,小区家家粽叶飘香,街道商户披红挂绿,游人如织,孩童嬉闹,一派欢乐吉祥气象。就连地处康桥的360广场也热闹非凡,暮色降临,灯火璀璨,四、五楼餐馆几乎家家爆满。
我与女友小余在五楼的一家餐馆落坐。因里面没有空位,我们只能在外面半敞开的区间找了一个餐桌。我未免感觉不雅且有所干扰,但小余却不在乎。那天她挺高兴,酒也喝得多了些,前后近三个小时,品茗喝酒,享受节日的温馨。
席间我们邻座换了三拨人。第一拨是一对小夫妇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两个小姑娘扎着羊角辫,穿着红色条纹服,特别可爱。第二拨也是一对小夫妇,带着一对双胞胎男孩,穿着海蓝色的休闲衣。
其实小余早就留意前面一对双胞胎女孩了,内心挺喜欢。当第二对男孩双胞胎入座时,她的眼睛都直勾勾并放出光来,不由惊讶道:“怎么这样巧呀!两对双胞胎,年龄也相仿,前后在同一张餐桌上,真神了!”
她忍不住冒昧地招呼对方小两口,人家不免诧异。于是她告诉他们,前面刚用完餐的一家也是一对双胞胎,是女孩,她觉得这张餐桌很神奇。对方欣然大笑。
不知什么时候他们走的,又来了一对青年男女。小余特别敏感,也特兴奋,她说这两人肯定是情侣,并说他们日后肯定也会是一对双胞胎!我说你凭什么如此断言?
“我凭感觉。”她说。于是她又试图与那俩年轻人交流,询问对方是否情侣?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直言:“你们今后也会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宝宝?”
这对小鸳鸯一脸茫然,听不懂她说的什么。我给他们作了解释。他们羞赧地抿嘴浅笑。
小鸳鸯自顾用餐,而小余的兴致仍未退却,并继续发挥:“我们谁都无法预料未来的结果。现在他们也许一笑了之,但当若干年后他们拥有了一对双胞胎宝宝时,会想起今天2024年的端午节,在这个餐馆,我跟他们说过的预言。”
我表示这种概率是很小的。小余说人生就是由很多小概率组成的,冥冥之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了,只是我们无法验证。
我觉得未免玄乎。她说“你不觉得我俩那晚认识也很玄乎吗?”
小余的话瞬间照亮了我脑海中那一个漆黑而难忘的夜晚。
那天晚上约摸8点半时分,突然停电了!我首先想到的是跳闸,正准备去看一下,发现外面也没有灯光。于是我将阳台的门打开探视,确认小区其它住户也停电了,于是只能等候。
半个小时后仍然没有恢复,外面有业主在说话打探。每天这个时候是我出门运动的时间,虽然今天停电没有灯光,但我仍然想下去活动一下,顺便到小区门岗探探虚实。
当我打开门时才发现楼道黑咕隆咚,正在犹豫如何下去,一个姑娘打着手机电筒走上来。
我说停电了。她问什么时候停的?我说有半个小时了。她问您要下去吗?我答想下去看看究竟怎么回事?她说我帮您照着,您慢走。
手电光中我看到姑娘的脸,就问:“您是楼上402的?”
402户主是一对老人,大学的退休教师,长年住在美国儿子家,间或回来小住一段,疫情后就没有回来过。十天前傍晚,姑娘敲开了我家门,她大约三十多岁,脸庞姣好,长发披肩,自我介绍是402的。她的窗台外有马蜂窝,已联系了消防队,一会儿来拆除时让我将门窗关好,以免马蜂进入我的室内。我问您是402 的租客吗?她回道是主人的亲戚。主人就要回来了,她帮着清理一下,包括南窗外的马蜂窝。
我当时对姑娘的印象挺不错,思忖楼上402是知识分子,她的亲戚也颇有素养。此时黑暗中她又热忱为我照光,出于对她的好感,我不由多问了几句。从交谈中知道她在街对面开服装商铺几年,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前一阵刚关了。她在这里住了有一年,主人过几天就回来,原本计划明天将物品搬走的,但既然停电了,今天准备取了东西就走。
她在这里住了一年,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我还是楼组长呢!我们一栋楼四层两个门栋,总共也就16户业主,况且她就住在我楼上,每天上下班匆匆忙忙竟然没点印象?我们都未免有点遗憾,意犹未尽,今晚一走彼此就擦肩而过了。
大概聊了十来分钟,她说我们加个微信吧!我求之不得,因手机在屋里,就请她进屋。
她进屋就说,您家里真干净!黑暗中她仍能从手机电筒光中看到家里的洁净。接着不由问:“您一个人吗?”
“女儿出嫁了,就我一个人。”就着手电光,我让她入坐。从交谈中知道她也是一个人,眼下已租房在周浦。
谈到周浦我的话语就多了些。漆黑的夜晚,她将手机放在我的写字台上,手机电筒微弱的光辉映着她清秀的脸庞和亮晶晶的眼眸。
写字台上放着我女儿和另一个女孩的结婚照,那个女孩是我结对资助的大学生,现在成家后也租房在周浦。当她知道我资助过不少贫困大学生时眼里满是好感,并且知道我还是周浦的驻村作家时更平添了仰慕和敬重之光。我们彼此谈谈各自的生活和经历,不由越聊越投缘。
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通电了,屋里霎时灯光通明。她起身要回屋去。我说今天晚了,拿着行李不方便,明天再走吧!我早上送您。她说:“不用。您要上班,我上午早走不了。”
我们从彼此的眼睛中看到了好感和欣赏。小余事后多次说过,如若那天没有停电,如若我早出门一份钟或她晚上楼一份钟,我们就阴差阳错,再无交集。人生就是这样奇妙,这样不可捉摸!
我说,感谢那天的停电,让我们有了遇见的机会。她说这也许是命中注定的。世上好多事人算不如天算。
是啊!大千世界,茫茫寰宇,总会有我们预料不及、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尤其是这个魔幻迷离、五色斑斓的时代,什么样的情况都会发生,包括我和小余——尽管我俩彼此年龄悬差33岁。
作者简介:
吴锦祥,高级政工师,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新区杂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远洋海运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出版有散文杂文集《潮头浅唱》《踏浪低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