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让儿童向着野外出发
殷朝芹
周末,让儿童向着野外出发,让童年认识不一样的天下。
———题记
(一)
走出高楼环绕的层层阴影,
躲开门前道路的拥挤喧哗,
让我们相约组成一个快乐团队,
向着野外新奇的天地出发。
路边一排排树木排成欢迎的方队,
大树上的鸟巢边传来兴奋的叫声喳喳,
宽阔的河面上掠过白鹭飞翔的身影,
远处的群山间漂浮着一层淡淡的烟霞。
(二)
我们的车辆停在凤山脚下,
青龙河上的一座明代四孔石拱桥让大家感到惊讶!
这就是我们要造访的凤山桥,
历史古迹里藏着哪些值得探究的文化?
它近500年的桥龄记录了多少历史故事?
这重要的驿道上曾通过多少车马?
我们先在桥面上轻轻地走来走去,
想一想脚下的石板为什么变得如此光滑?
我们摸一摸那巨型条石勾连在一起的桥栏,
猜一猜它经受了多少战争苦难和风吹雨打?
我们面对着镇水神兽的浮雕展开辩论,
它们跟人相比谁的治水威力更大?
然后我们慢慢来到桥下,
对这座古桥的构造特点进行了仰观俯察。
那桥拱顶上的龙头是何等威严,
那半月形的拱弧建造时要用什么方法?
我们用卷尺测量了桥洞的高度和宽度,
也对建造这座桥的石方总量做了一番计算和考查。
更多的是我们在叹服古人的智慧,
从心里敬佩祖先们创造精神的伟大。
此时正是青龙河的枯水期,
桥下当然没有流水哗哗,
却有两潭如镜的水面,
分别在桥的两侧给我们对话。
背阴的那一潭还结着一层白玉石一样的冰,
让我们难舍难离对它说着悄悄话;
向阳的那一潭仿佛对我们更加亲昵,
让我们打起了水漂鼓起一层层微笑的浪花。
(三)
离开古韵深厚的凤山桥,
我们向着一片天然的石林出发,
半道上却又被一条名叫温凉河的河水拦下,
一群可爱的鸭子正在水面上嬉戏玩耍。
这小河清清亮亮地绕着村子而走,
水面上倒映着岸上的树木、人家。
我想在夏天它一定有过洪涛滚滚,
你看河床上杨柳树的腰部还有许多东西牵挂。
如今它可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那水清清浅浅的就成了阳光下的一幅水墨画。
河滩上早就堆满了薄薄的诱人的石片儿,
可乐坏了爱打水漂游戏的这群娃娃。
陪同来的家长和老师显然比孩子们更有经验,
此时也都争先恐后去把那些石片儿抓拿。
一场打水漂的比赛就在这儿举行,
那一群鸭子躲到河岸边惊奇地看着谁也不再嘎嘎。
你看那水漂儿就像水中飞快游走的一条条小梭鱼儿,
也像游泳的运动员拼命地向前拱着水花。
谁曾看到过如此激动人心的情景?
欢乐和童心开成了河边的一片春花。
(四)
在一座小山的西侧,
一片天然的石林展现在我们面前,
许多形状各异的黑梭梭的石头汇聚在一起,
这是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奇观。
仿佛是一群低头吃草的牦牛,
又像是一群河马聚会在河畔;
仿佛是鲸鱼家族的集合,
又如同无数的大海龟游行在海滩;
或许是天神曾经放牧的一群牛羊,
不知何故被遗落在这地老天荒的人间。
这奇妙的景观怎么能够不让大家激动?
不是亲眼所见又怎能理解大自然的魔力无边?
小伙伴们在这些石头上蹦来跳去,
仿佛手中甩响着长长的牧鞭。
(五)
在石林边宽大的石桌之上,
我们进行着一个丰盛的午餐,
大家各自带来的食品摆放在一起,
那可是色香味俱全的一席嘉宴。
伙伴们都吃得津津有味,
水杯轻碰传递着如醉的欢声笑脸。
满山坡的阳光和清风一同来凑个热闹,
树上的鸟儿们显然就有些儿眼馋。
午饭后家长们稍事休息,
小朋友们又在石林边自由游戏一番。
无拘无束,
自编自演。
(六)
下午去爬海拔300余米的一座青山,
风力发电机的大风车在山顶上悠悠旋转。
隐隐约约的羊肠小径引领着我们的脚步,
密密匝匝的树林让风儿传来深情的呼唤。
倾斜的山坡主动向我们发起了挑战,
身边的小树小草显然感叹着我们的勇敢。
虽然口中的呼吸渐渐变得有些儿急促,
但我们的双脚却始终不肯停滞不前。
攀登啊,攀登!
老师告诉我们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攀登啊,向前!
家长说我们的体力和意志都需要得到锻炼。
攀登啊,攀登!
向前啊,向前!
征服一切是我们儿童应有的信念;
能够吃苦,
敢于攀登,
才能够让美好的人生一往无前!
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
远处奇妙的风光一下子拥到了我们的身边和眼前。
这感觉真是好舒服呀!
正是“一览众山小”的那种快感。
我们站在风力发电机的不远处,
对着悠悠转动的大风叶展开各自的问卷。
你的叶片有多长多重啊?
你们转动一周到底能够制造多少度电?
你们日夜转动不觉得累吗?
当初是谁用什么办法把你们搬运上山!
一个个提问我们都得到了回应,
一个个疑惑也迅速有了答案。
因为陪伴我们的是知识丰富的家长和老师,
还有同行的博士、教授随机指点。
眼看着陪伴了一天的太阳已有点儿疲倦,
我们也只好依依不舍踏上下山的路线。
想不到下山之时也有不少的惊喜,
因为大家寻到了带有古生物化石的岩片,
那史前小虫的骨骼十分清晰,
我们如获珍宝把它放到背包里面。
(七)
一天的行程就这样愉快地结束,
这游玩问学的课程让我们收获满满。
我相信晚上一定能睡一个特别香甜的好觉,
明天与同学们的密谈话题可就
非同一般。
后记:2025年2月16日,笔者应邀参加了一个由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组成的周日野外游学团队活动,感觉这种活动对儿童的全面成长非常有意义,因此以诗记之。殷朝芹于2025年2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