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鞓红牡丹原产青州,北宋开始名冠天下,近代已无人知晓。冯蜂鸣发现鞓红文化,并考证出鞓红就在青州偶园,树龄300多年依然茂盛。从此,鞓红牡丹及其文化,遂被当代所识。
冯蜂鸣研究成果《鞓红即青州红》一书,特邀冯志伟诵读,于此发表,以飨诸君。

(上图摄影:彭向东)
李清照 • 妒风笑月
李清照的意思是,桃李花儿开过之后,这鞓红就像有了爱的女子,那晨起的梳妆也越发美了:“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于此也令人发现,清照名为言花,实则喻人。接下来的鞓红风韵,也便越发地无可比拟了。此即千古绝句——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娇艳而鲜明的姿容,让风儿也嫉妒,月亮也羡慕。“笑”是羡慕。
我多次强调自己的研究成果:
如说李清照是五千年第一才女,那是贬低。因为,将五千年间的所有男子与所有女子放到一起,李清照也是第一。所以正确的说法就是——李清照,五千年第一才子。
当然,这类人物一定是悲剧的。因为帝王专权的黑暗时代,人们的追求总是紧盯着权力与金钱,具有高贵精神的李清照们,早就如同断翅的天鹅掉到癞蛤蟆堆里,只能让那两栖动物美梦成真了。
大宋是中华文化的顶峰时代,美梦成真者也便有了血口留情的,于是就为李清照放开了一条生路,让中华民族一没小心就多了一份骄傲的底气:
俺有李清照哩。

(上图摄影:彭向东)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原本是志同道合的,但同一原点延伸出来的两条射线,开始也是极亲密的,但走着走着就有了差距,再后来就到了互相看不清对方的地步。李赵二人也就根本不是志同道合的绝代佳偶。因此,李清照在汴京时,是将婆家看做“长门”,形同于监狱的。回到青州故里,那才是她回到了自己的家,所以取名“归来堂”。然而,赵明诚的心并未归来。他想的是复职,即便不能回京,也要重回官场。他在焦灼地等待十年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就要做官,或者已经致政去了。
陷入寂寞的李清照,再大度也有失落,再潇洒也会悲伤,于是她就独自一人来东湖欣赏鞓红了。过去的东湖之行,从来都是夫妻同行的。此刻却是李清照孤独而来。偏偏黄裳设计的景观,又全是仙人仙境的思路,例如“步虚桥”、“步云桥”、“醉归亭”。“步虚”是神仙凌空步行,意指出世之人。“步云”是王侯将相的平步青云,比喻入世之人。无论你是哪种人,来到这里都会发现,只有东湖才是人生之醉归佳处。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然后是接二连三的“悟桃轩”、“鸳鸯渚”。让人感悟世外桃源的幽静安逸,让人学那鸳鸯“戢翼”——收起翅膀——即飞出庙堂,归隐山水。
李清照的心中景与眼前景,竟是如此地对立、冲突,大相径庭。于是,极具辉煌的《庆清朝》便应时而生:
禁幄低张,
雕栏巧护,
就中独占残春。
容华淡伫,
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
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
妒风笑月,
长殢东君。
东城边,
南陌上,
正日烘池馆,
竞走香轮。
日烘池馆,
绮筵散日,
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
几枝先近日边匀。
金尊倒,
拚了尽烛,
不管黄昏。
【李清照:1084年生,卒年不详。中国历史唯一专业作家。
长殢东君:“殢”读作替,居住的意思。
东君:尊称青州。
明光宫:本意是汉武帝建的宫殿。
拚:读作盼,这里同“拼”字。】

(上图摄影:彭向东)
青州有个民俗,为自己珍视的牡丹装配上禁足的低幔和雕刻的栏杆。当时,虽然青州城乡遍地牡丹,东湖的鞓红却是极好的。它衬着亭台桥馆,映着水影波光,自是愈加动人。仿佛这个暮春被它独占了一般,其他那么多的牡丹品种,在它面前也就黯然失色了。这便是“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残春”即暮春、晚春,“独占”就是独享春意,首冠群芳。
清照接着叙述起鞓红的形态:它以美丽的容颜,淡雅而立。柔婉美好的风度,一派天然:“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绰约”指女子姿态之柔美妩媚,出自庄子。他说有个天仙“绰约如处子”,白居易也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总之,绰约就是仙子风范。
“天真”的出处也在庄子。他说“法天贵真”者方为圣人。
清照的意思是,东湖的鞓红,一身仙子风,通体圣人范儿,优越无比。
“群花”指浓桃艳李。“风露”在诗人笔下,经常与爱情相关,如韩偓说,“风露动相思”,苏轼说,“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西厢待月”即情人约会。
李清照的意思是,桃李花儿开过之后,这鞓红就像有了爱的女子,那晨起的梳妆也越发美了:“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于此也令人发现,清照名为言花,实则喻人。接下来的鞓红风韵,也便越发地无可比拟了。此即千古绝句——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娇艳而鲜明的姿容,让风儿也嫉妒,月亮也羡慕。“笑”是羡慕。
清照说,鞓红之所以拥有这番光景,自然是它长居青州故乡的结果,即“长殢东君”。李白曾说“殢吴越”,罗隐也道“殢长安”,都是居住在那里。清照却要长期地居住在东君。她初到青州就说,“二年三度负东君”,过去,三番两次地背弃了回家来的机会,直到今天才来在青州。
原产于兹的鞓红,也只有在青州故乡,方才“妖娆艳态,妒风笑月”。清照的心愿显而易见:德父啊,青州如此神奇,你怎么就不能跟鞓红一样,扎根故乡,“长殢东君”呢?
她太希望明诚与她一起“老是乡矣”,长居青州了。
下片,清照又说到眼前景致。
东湖本就是紧靠在东阳城外的。青州人习惯于称呼东阳城为“东城”。欧阳修任职青州时,亦有诗云“经时久不到东城”。所以,清照也便明确指出东湖的具体位置——“东城外”。
当清照站在东湖北岸山上,向南观看,自然就看到了隔湖相望的“南陌上”。“陌”是东西走向的路。这路在东湖南岸的土山之上。
清照视野之内,明丽的阳光烘染着湖上的池苑馆舍。如此晴好的天气,游湖赏花的车——“香轮”,也便争先恐后地赶来了。
“香轮”之内,必是坐有女子的。古人喜欢以“香”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代称。那时的女子出行,不是跟随父兄便是依附丈夫,这就跟那鞓红牡丹一般,展露出“妖娆艳态”,以至于“妒风笑月”。我猜,这时的清照,是有可能将自己代入那“风”和“月”的。因为,孑然一身的她,对那夫妻相携的场景,是难免要羡慕嫉妒恨的。
此刻,清照又看到游人们于鞓红之侧摆下酒菜,纷纷地野餐起来。这酒席自是简陋的,在清照眼里,因有鞓红作伴,那就是华美而丰盛的宴席——“绮筵”。所以她说,“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芳尘”的意思来自南朝的沈约:“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芳尘”就是美好风气。
清照说,临东湖,对鞓红,举杯畅饮,这是难得的美好风气。而一旦过了鞓红花期,哪里还有“振芳尘于后”呢?
如此难能可贵的“绮筵”,清照却不能与明诚对坐共享。其原因,清照接着就说了:
“更好明光宫殿。”
“好”是爱好的好,即喜欢。“明光宫殿”借指皇宫。清照说,明诚现在不喜欢东湖山水了。黄裳说这里是“水晶宫”,赵明诚却喜爱“明光宫”去了,他钟情于皇宫朝政呢。
下一句的“几枝先近日边匀”常被误解。有人说是“几枝向阳的牡丹,首先开出了最佳色彩”,大错。清照早就说了,“妖娆艳态,妒风笑月”,这可是全然开放的节奏,怎又全部合上,只有向阳的几枝先开呢?
原来,“日边”不是太阳那一边。你看李白这一句“西入长安到日边”。明白了吧?“日边”是指皇帝身边。
“匀”也不只是开放得均匀美丽,而是王禹偁说芍药的意思,“满院匀开是赤诚”。至此,清照的意思就很清楚了:
明诚弟兄们那“几枝”,先向皇帝匀开赤诚去了。

(上图摄影:彭向东)
依据清照的脾性,此刻,她只会遥望他人饮酒而兀自感叹吗?否也。她也要喝。因她独酌花间,早就习以为常了。此刻就于鞓红身边,再次体证李白的诗意吧——“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所以,清照接着说:
“金樽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拚”在这里指拼酒。拼酒拼到蜡烛燃尽,酒杯乱倒,她也不想罢休,不想回家——“不管黄昏”。
这个“黄昏”不是傍晚。蜡烛都是天黑以后方才点燃的。而今蜡烛都燃尽了,哪里还是傍晚?不是的。
原来,这个“黄昏”指的是归来堂。其意来自林和靖的“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既有香韵,又似月光般朦胧的一种情境。这是归来堂给予清照的切身感受,既如诗如画,又美奂美轮。那里永远是清照得其所愿的家。而此时此刻她却不愿回家了,“不管”家了。
她只与鞓红呆在一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