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还有人问我,现在有些房子价格降到十年前左右了,现在是不是底位了?能不能入手了?
说真的,朋友问到我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还真不敢乱给建议。因为我一旦给了建议,他买了之后价格还在降,到时候怪我;万一听了我的建议没买,结果涨了,那时就不止是怪我,甚至还会恨我了。所以现在有人让我给建议的话,我一般都不会直接给出结论。我只能跟对方一起分析,一起用逻辑推理,大家一起思考后,最终怎么选择就是对方的事。
就拿房子这个事情来说吧,这几年当中我一直在分享给大家,到底是要买房还是要卖房?而我自己有没有买房?我的股东和家人要买房的时候,我都会各种分析,建议他们不要着急,再等一等。最少我在三年前就开始一直提出:如果手头上有房的,就快卖;如果没房的,能忍就忍一忍,再等一等。
如果一定要买个房才有安全感的话,在没有压力、不用贷款、又是刚需的情况下,想买就买,亏或赚只要不是做投资,对自己影响不大。但如果要贷款或借钱买房的话,能不买就先别买。为什么这样说呢?
做好准备,如果突然夫妻俩有一个人失业了怎么办?我们先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你认为今年的经济会好吗?2024年的时候,你是认为生意好还是坏?结果最终怎么样了?
原来大家都认为口罩过去后经济就会好起来,但口罩过去了,最终经济好起来了吗?同样,2025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自己认为经济会变好呢?
如果经济不好,大家都没赚到钱,谁会买房?
很多人原来赚了钱基本都买房了,现在赚不到钱,甚至企业在亏钱,他不卖房能怎么办?当原来有能力买房的人都成了卖房者,那谁来买房呢?那些本来就买不起房的人,难不成他们现在就有能力买了?连原来有能力和实力的人都赚不到钱了,那些原来能力一般般的,怎么能赚到钱买房?单单想明白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知道该怎么做决定了。
我们再来思考另一个问题。
房地产这几年一直在爆雷,确实影响着各行各业,影响着整个经济发展。但请问,房地产之所以会崩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真的是大家所说的房子太多了?还是大家没钱呢?
如果大家都赚到钱,手头上都有很多钱的话,你的钱都会拿来干什么呢?你有钱的话,你会卖掉房子吗?
难道不是大家没钱,才是导致房地产爆雷的真正原因吗?
那为什么现在我们都赚不到钱呢?为什么过去二三十年我们大多数人却能赚到钱呢?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赚不到钱呢?并且很多企业不是撤离,就是倒闭呢?这些企业撤离或倒闭,又造成了多少人失业呢?
然而最终,大家都没钱,结果会怎样?
过去二三十年,我们能赚到钱,是因为我们有大量的外贸订单,我们的企业都有事可做,这不就带动了很多就业吗?可现在外资、外贸不是搬走了,就是倒闭了,大多数人失业,那我们都不赚钱,经济怎么可能变好?
那些已经搬走的企业,还会再搬回来吗?
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一个原来天天被老公控制和被打的女人,好不容易逃离了老公的魔爪。他老公找到她,跟她说:亲爱的,你就跟我回家吧,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控制你,也不会打你了。
如果你是这个女人,你信一个伤害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人吗?如果你信的话,你就是个蠢人。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就是那个蠢人。那些权贵和专家们骗了我们一次又一次,我们却每次都好了伤疤忘了疼,永远都相信他们的鬼话。就拿前几天开会这件事来说吧,就开了个会多少人又在那高潮迭起了,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但你让那些有点脑子原来举所有之力已经撤离出去的那些人回来试试?看他们还信不信他们,还会不会轻易就回去?
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如果这样都不能明白的话,我说再多也没用。
在当下的大环境下,我们每个人是极度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市场的那些噪音带着走、被那些权贵和专家们骗了一次又一次。事实上,而真正的机会往往隐藏在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细节之中,而风险也常常伪装成看似诱人的机会。
经济的本质是流动性,而流动性的基础是信心。当一个社会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再多的刺激政策也无法让经济真正复苏。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盲目跟风,而是要清楚自己的财务状况,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再做出理性的决策。
房价的涨跌,不只是市场供需的问题,更是整个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市场都有周期,而那些能够在周期中保持理性判断的人,我们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笑到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