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
文/溪山清远
没有神仙
没有救世主
只有掌心的茧
在月光下
结出盐的晶体
深夜的钟摆
敲碎所有虚妄的梦
我们站在废墟上
用骨头
撑起倾斜的天空
汗水滴落的地方
长出新的星辰
每一颗
都是自己
亲手点燃的灯
扛着命运
走过荒原
脚印里
开满了
倔强的花
于苦难中挺立,向希望处前行——评《扛》
《扛》这首诗由溪山清远创作,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人类在命运洪流中顽强抗争的画面,充满了对生命韧性与自我救赎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篇“没有神仙,没有救世主”,以直白而坚定的口吻,打破了对外在力量的幻想,将视角聚焦于人类自身,“掌心的茧”这一意象,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付出的艰辛努力,茧在月光下结出盐的晶体,盐是汗水的结晶,更是生活苦难的具象化,暗示着在默默耕耘的过程中,人们经历的是无数的苦涩与艰辛。
“深夜的钟摆,敲碎所有虚妄的梦”,深夜与钟摆的组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压抑的氛围,钟摆的敲击声,宛如命运的警钟,无情地打破了人们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人们直面生活的残酷。“我们站在废墟上,用骨头,撑起倾斜的天空”,“废墟”象征着生活遭受重创后的破败景象,而“用骨头撑起天空”则展现出人类在绝境中不屈的姿态,骨头是人体最坚硬的部分,代表着人类最坚韧的意志,即便面对世界崩塌,也绝不屈服。
“汗水滴落的地方,长出新的星辰,每一颗,都是自己亲手点燃的灯”,将汗水与星辰联系起来,体现了付出与收获的关系,人们用辛勤的汗水孕育出希望的星辰,这些星辰又成为自己前行路上的指引,强调了自我奋斗与自我救赎的重要性。
“扛着命运,走过荒原,脚印里,开满了,倔强的花”,进一步升华主题,“扛着命运”表明了人类对命运的主动承担,“走过荒原”描绘出前行之路的艰难,而“脚印里开满倔强的花”则是整首诗的神来之笔,象征着即便在荒芜的人生旅途中,人类的倔强与不屈也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给人以无尽的鼓舞与力量。
整首诗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凭借简洁而富有张力的意象,传递出深刻的生命哲理,展现出人类在困境中坚守、在磨难中成长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每一位读者勇敢地扛起生活的重担,向着希望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