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知味 岁月沉香
——读龚文瑞新书《繁花深处》有感
胡冬林
读书,本质上是与作者的交流。
我与文瑞兄相识较早,手捧着沉甸甸的《繁华深处》,勾起了我对一段往事的回忆。那一年,文瑞兄面临一个职业生涯的重要选择,是否要从待遇更好的金融机构调入报社工作?为此他很纠结,毕竟我等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我们就此有过一次详谈。记得我当时并没有给他正面的回答,只是给了他两个参考意见:其一,你现在业余爱好的“写作”,与到报社作为日常工作的“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自己打定主意了没有?其二,如果打定了主意,便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前几天看电影哪吒二,里面敖丙和敖光的一段对话里,也有一句类似的表述:今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你要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后来,他的选择,现在大家都知道了。
其实,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已经是人生一大幸事!由发自内心的喜好而生发的坚持和勤奋就更加难得。文瑞兄正是凭着几十年的执着,在岁月的沉香中积淀,日积月累,渐入佳境,为读者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花深处。
《繁花深处》是一本作品集,80篇作品,时间跨度近二十年,其中不乏如《秦淮河上寻桨声》这样的佳作。这些作品按时间跨度,是经过岁月洗礼的。于是我的脑海中很自然的就想起了当代散文大家林清玄的名句: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林先生曾在一家报社工作过,也偏好散文。
时间的沉淀,最见功力。
《秦淮河上寻桨声》是文瑞兄的代表作,影响也大。其结尾:身临繁华却心如静水,而在这心的静水中,一只灵魂之桨在划动,发出“汩汩的桨声”……这个结尾自然而然又顺势点题,就如同静水流深,那“汨汨的桨声”,体现的是作者长期积淀的深厚功力。
《黑白苏州》反映的则是作者独到的眼力。
从新闻的角度来看,叫做于司空见惯中见人所未见。苏州的园林太有名了,苏州的园林也太有文化了。“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很多玩文字的走进苏州,会感觉进了大观园,很难找一个好的切入点来描绘苏州。文瑞兄用黑白来定位苏州,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在哲学韵味的加持下,一切都变得好理解了,苏州城也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了。
你的作品能否打动人?另一个重要的条件,那便是你的脚下丈量过多少土地。苏东坡曾为《虔州八境图》看图题诗,后被贬岭南路过虔州,实地看过之后,自叹前作“未能道其万一”。
才情如苏大学士也脱不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定律。可见“行走”二字的重要。借用文瑞兄在“后记”中的一句话,《繁华深处》是一部行走笔记。这里我给他加一个小小的注脚,为撰写《记忆赣南古村落》,文瑞兄走访了90多个赣南古村落。
我读书比较慢,断断续续花了一周时间,昨天晚上才读完这本364页的《繁花深处》。
文如其人,读书也是读人。文瑞兄,《繁花深处》追梦人。
2025年2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