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之躯
文/崔云生(山东)
这手臂
刚健有力血管酣畅
可为你摘下
星星月亮
这双腿
健硕强壮修长奔放
可陪你走到
天老地荒
可这七尺之躯已许国
再难许你缠绵轩窗
待我驱敌传捷报
请你赏酒借月光
可这七尺之躯已许天
再难许你儿女情长
待我凯旋回乡关
请你为我上炷香
评《七尺之躯》:家国情怀与儿女情长的深沉交织
崔云生的《七尺之躯》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心怀家国、舍小家为大家的热血形象,在短短数行诗句中,奏响了一曲激昂又深情的时代壮歌。
诗的开篇,对“这手臂”“这双腿”的描写极具画面感,“刚健有力血管酣畅”“健硕强壮修长奔放”,用直白且充满力量感的词汇,塑造出一个体魄强健、充满力量的人物形象,且这力量可“摘下星星月亮”“走到天老地荒”,以夸张手法展现出对爱人毫无保留的深情与承诺,将浓烈的儿女情长毫无掩饰地呈现。
然而,笔锋一转,“可这七尺之躯已许国”“可这七尺之躯已许天”,两个“可”字如重锤,打破之前的温情氛围,将人物推向家国大义的抉择之中,瞬间提升诗歌的格局。在国家与爱人之间,诗人毅然选择了前者,道出“再难许你缠绵轩窗”“再难许你儿女情长”的无奈与坚定,这种无奈是对爱人的愧疚,坚定则源于对国家和使命的担当。
“待我驱敌传捷报,请你赏酒借月光”“待我凯旋回乡关,请你为我上炷香”,前一句是对胜利的期许与浪漫想象,希望与爱人在月光下赏酒,共享胜利喜悦;后一句“请你为我上炷香”却充满悲壮色彩,暗示战争的残酷,自己可能无法平安归来,这是对生死的坦然,也是对家国的忠诚。这种生死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既有对未来团聚的渴望,又有直面牺牲的无畏。
从艺术手法上,诗歌语言质朴无华,却蕴含强大的情感力量,直白的表述直击人心,毫无矫揉造作之感。结构上,先扬后抑,从浓烈的儿女情到深沉的家国义,层层递进,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坚定。
《七尺之躯》是一首家国情怀与儿女情长相互交织的动人诗篇,它让我们看到平凡人在时代洪流中的伟大抉择,以及为了国家和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在质朴的诗句中,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与厚重的家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