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广祥著作推介
郭省非,1941年出生,湖北省浠水县人。曾任沈阳军区宣传部处长,湖北省轻工业厅办公室主任。退休后任《湖北诗词》执行副主编《荆楚对联》主编多年,2009年被选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2014年被聘为中联会顾问。同年被中联会授予中国联坛最高奖第二届“梁章钜奖”和第二届“联坛十杰”称号。出版有《省非联选》等。 文/郭省非
这个题目是拙作《郭氏寻根》代序的题目,只不过是将“寻根”改为了“敬祖”,这样,外延就广泛了一些。修祖坟,建宗祠,修家谱,做祭祀,都属于敬祖的范畴,而敬祖的本质是以孝为核心而展开的。寻根追远,敬重祖先,是中华民族孝文化的集中体现。甚至可以说,孝文化是宗法社会的核心值价观。“百善孝为先”,就是最精辟的概括。
何谓“孝”?从说文解字的角度讲,“老”在上,“子”在下,是后辈敬重长辈的意思。孝敬长辈首先是孝敬最近的最直接的父母,再往上就是孝敬祖辈、曾祖辈、高祖辈,依次往前就是孝敬祖宗、祖先。孝敬父母的形式,是在感情上热爱父母,在言行上关心父母,在物质上支持父母,在生活上赡养父母。孝敬祖宗、祖先的形式就不同了,因为他们已离开了人世,只存在于后裔们的心中,不能直接用物质善待他们。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替代形式,这就是“祭祀”。祭祀,是孝敬父母的延伸,是孝文化在孝敬祖宗上的有形体现。
“孝”是一种观念,是意识形态,是通过后天教育来形成的。而“教”字就是以“孝”为中心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孝”就没有“教”,反过来也是一样,没有“教”就没有“孝”。这是孝心与母爱的本质区别。母爱是所有生物万古传承的先天本能。如果某个物种失去了母爱,那么,那个物种就不能传承下去,就要绝种。南美洲有一种树蛙,母亲将一颗一颗蝌蚪驮在背上艰难地爬到大树高处寻找装有水的叶子,然后把蝌蚪放入其中,并产下一颗未受精的卵留作孩子生长所需食物。蒲公英、杨柳树等的种子上长着能借风力飘动的伞状物质,以利广泛散播。凡此种种,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母爱本能的生动体现。可以说,母爱是所有生物的母亲与生俱来的。所以,天大地大不如母爱大,河深海深没有慈爱深。然而,后辈对长辈的孝心则不同,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别,有的做得很好,有的要遭到天打五雷轰。这就告诉我们,儿女孝顺父母的观念是后天的,是从教育中一点一滴养成的。
母爱是天生,孝心须教育。“教”字,左边是一个“孝”字,右边是一个“文”字。教育人们行孝尽孝,传承中华孝文化,是教育的最初本义最核心内容,后来才逐渐扩展为教授文化知识、培养思想道德。但万变不离其宗,孝不仅是文化知识的发源地,更是思想道德的中心点。所以在中华文化中,历来重视孝的教育与传承,《孝经》《二十四孝图》就是传承孝文化的范本。不可否认,由于时代的限制,其中必有糟粕,但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孝经》认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为诸德之本应该是对的,试想,如果人生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仁义礼智信,更谈不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唐代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前四句是讲母爱的行动和心理活动,后两句讲的是对母爱应持的报恩态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说人们对父母所行的孝道与父母所给予的生命比起来,就像“寸草”同春天阳光使万物复苏一样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自己对父母恩情的报答是怎么样也报答不完的。对父母的报答,是要他们在世时尽最大努力使他们生活得好些更好些。这就是尽孝了。而对祖先的祭拜活动则是对父母尽孝的延伸和扩展。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已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治国理念。这里的“至”是副词“最”的意思,即人民最重要、生命最重要。那么,“人民”是从哪里来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说到底,是祖先一代接一代地传下来的。因此,孝敬父母,祭拜祖先,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必然要求。对炎黄的祭祀,是国家层次的敬祖;各姓氏祠堂的祭祀,是家族层次的敬祖;把“亲”置于中堂“天地国亲师”中加以供奉,以及每年清明节给祖坟献花,是家庭层次的敬祖。树有根,水有源,祖是树之根,祖是水之源。感恩须尽孝,敬祖不忘根。这是德之本,这是人之伦。
有一种说法,“中国人没有信仰”。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极端错误的。这是西方人蔑视中国人的偏见,是无视古老中华文明的说法。实际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也就是西方人还在“大西洋放游鸭”时,就有了自己的信仰,早在西方人信仰上帝之前,就有了自己的崇拜对象。行孝敬祖的本质是不忘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不忘自己生命的源流。孝敬父母,祭拜祖先,就是中华民族最原始最久远最科学的信仰。
祖国,是祖先生活过的国度,是祖先传承下来的国度。把祖先和国家联系起来非常合情合理。“祖国呀,母亲!”把国家同母亲联系起来感情至深。当代的父母是未来的祖先,现时的祖先是先前的父母,过去现在未来一脉相承。孝敬父母,祭拜祖先,热爱祖国,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这正是中华孝文化合乎逻辑的敬祖理念。有一句成语“数典忘祖”,意思是对祖先创制的典章制度数得一清二楚,却忘记了自己的祖先是谁。我们不能做数典忘祖的不肖子孙,而要做尊祖敬祖的优秀儿女。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应自觉争做孝文化的学习者实践者传承者,并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2025年2月18日于汉口南京路汾阳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