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
文/雪非(河南)
最不缺的,就是新闻
家庭的,社会的,中国的,世界的
白的,黑的,吹牛的,拍马的
穷的,富的,专家的,明星的
清廉的,贪婪的,辉煌的,落魄的
正规的,小道的,天上的,人间的
挥霍无度的,讨要工资寻生计的
食不果腹的、衣衫褴褛的
都被卷入这新闻的漩涡
他们兴奋的津津乐道
那怕只有一个听众
涉及足以覆盖全球的话题
哪怕他们对真实情况一知半解
哪怕他们观点里的正确成分寥寥无几
他们都坚信,自己的看法是真理
都勇敢地,把意见大声表达
并把自己的见解,分享与大伙
说是春天,风还有些凛冽
说是无奈,墙角都成了热闹场所
无数的声音交织,无非是痛苦与快乐
风言风语,无畏不需要什么结果
2025-02-20于观雪山房
大卫诗评:
透视社会的本来面目
——读雪非诗歌《表达》
雪非的《表达》以敏锐的视角和质朴的语言,对当下信息时代的众生相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 内容:聚焦多元现实:诗歌开篇便展现出信息的繁杂,从家庭到世界,从不同身份、境遇的人,全方位地呈现出新闻所涵盖的广阔范畴,让读者感受到现实世界的多样与复杂。诗中对各种现象的罗列,如 “挥霍无度的,讨要工资寻生计的 / 食不果腹的、衣衫褴褛的”,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现实问题 ,引发读者对社会公平和民生的思考。
- 主题:表达背后的百态:在人们对新闻的讨论中,诗歌挖掘出表达的本质。尽管人们对真实情况了解有限,但依然坚信自己的看法,大胆表达,这反映出人性中固执和自信的一面。这种表达不仅仅是观点的输出,更是人们寻求认同、参与社会的一种方式 ,让我们看到在信息洪流中,人们渴望发声的心理诉求。
- 意象与语言:质朴而有力: “说是春天,风还有些凛冽” 这一意象,既点明了季节的特点,又暗示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寒意,给诗歌增添了一种隐喻的色彩。语言简洁直白,却有着强大的表现力,如 “无数的声音交织,无非是痛苦与快乐”,以简单的话语概括出复杂的人间百态,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产生共鸣 。
- 整体风格:冷峻的社会洞察:整首诗风格冷峻,诗人以旁观者的姿态,冷静地观察和记录着周围的一切,没有过多的情感渲染,却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们在表达中的盲目与坚定,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