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塞北望春随笔(下平六麻)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岭上祥云似彩霞,群山起伏响琵琶。
春风十里情深厚,晓雾千重气自华。
探问农耕繁杂事,倾听草木激昂芽。
飞来鹊语言欢趣,乱了常规不见花。
2025.2.20.
诗评
这首《七律·塞北望春随笔》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诗作,描绘了塞北春日独特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开篇“岭上祥云似彩霞,群山起伏响琵琶”,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岭上的祥云比作彩霞,色彩绚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勾勒出一幅壮美而又绮丽的塞北春景图。“群山起伏响琵琶”则以奇特的想象,赋予群山以灵动的音乐感,仿佛大自然在奏响春天的乐章,营造出一种充满活力与诗意的氛围。
颔联“春风十里情深厚,晓雾千重气自华”,从触觉和视觉的角度,进一步描绘春天的美好。“春风十里情深厚”,将春风拟人化,赋予其深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春风的温柔与亲切;“晓雾千重气自华”,描绘了清晨雾气弥漫的朦胧之美,在这千重晓雾之中,却自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与光彩,展现出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颈联“探问农耕繁杂事,倾听草木激昂芽”,诗人的笔触从自然景色转向人间生活与生命的萌发。“探问农耕繁杂事”,体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展现出对民生的关怀;“倾听草木激昂芽”,则以独特的听觉描写,将草木发芽的细微动态赋予“激昂”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春天万物生长的蓬勃力量。
尾联“飞来鹊语言欢趣,乱了常规不见花”,以飞来的喜鹊欢快的叫声,营造出热闹欢快的氛围,为全诗增添了一份活泼的气息。“乱了常规不见花”则在结尾处留下一丝悬念与新奇,打破读者对春日繁花似锦的常规认知,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也为塞北的春天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神秘色彩。
整首诗格律严谨,用韵准确,符合七律(下平六麻)的要求。在语言上,诗人用词精妙,想象丰富,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的意境更加鲜明生动。从内容上看,既有对塞北春日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农事生活和生命萌发的关注,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出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