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行三首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一、临江仙•访地坛
2025年2月11日正月十四
踏入地坛寻故迹,古槐松柏相迎。朱垣金瓦隐檐甍。祭台依旧在,不见旧仪程。
遥想昔年隆祀典,香烟飘绕神庭。万民翘首盼丰宁。千秋兴废事,遗韵久长萦。
【甍(méng)】屋脊。
今天,和老伴儿来到地坛参观。
地坛又名方泽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地祇(qí)神的处所。在北京安定门外大街路东。明嘉靖九年(1530)建,清代屡经重修。坛北向,汉白玉筑二层方台。坛下四周为方泽水池。坛南有皇祇室五间,供奉皇地祇神牌位,矮围墙之西有神库、神厨、祭器库、乐器库各五间,再西有宰牲亭,西北有斋宫。
地坛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9年改市民公园,现名地坛公园。
二、减字木兰花•访雍和宫
2025年2月11日正月十四
京城胜处,踏入古宫寻静悟。佛殿恢弘,院落深深进五重。
檀烟轻绕,信众虔诚祈福报。想起常言,行善积德梦自安。
从地坛出来,奔雍和宫参观。
雍和宫在北京雍和宫大街东侧。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建,原为雍正帝即位前的府第,雍正三年(1725)改称今名。十三年因停放雍正帝灵柩,将永佑殿、法轮殿等主要建筑改易黄瓦。后奉雍正帝影像于永佑殿,改名神御殿。从此雍和宫成为清帝供奉祖先的影堂,大部殿宇为喇嘛诵经之所。乾隆九年(1744)改为喇嘛庙。
建筑占地广大,规模宏丽,院落五进,主要建筑有影壁、牌坊(fāng)、碑亭、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其中法轮殿建筑雄伟,平面呈十字形,殿内供铜质宗喀巴大师像,像后有五百罗汉山;黄琉璃瓦顶上五个小阁各有小型喇嘛塔一座。万福阁为最大建筑,阁内有檀香木弥勒站像,高26米(地面上18米),比例匀称,体态雄伟。阁左右并列永康阁和延绥阁,以悬空阁道相通,将三阁联成一体,成为一组宏丽轩昂的建筑群。
雍和宫前半部疏朗开阔,后半部密集而有起伏,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是北京现存最大的喇嘛庙。
三、【中吕•山坡羊】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观感
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
残垣凝旧,荒砖盈锈,正阳门下沧桑厚。岁悠悠,意难休。能工巧匠诚优秀,制造金桥曾记否。荣,也不朽;枯,也不朽。
今天,和老伴儿参观位于前门大街的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
步入方舱,一只镇水兽首先吸引了我们,它头似狮、身似虎,体量巨大,与正阳桥的规制相呼应。我们一边观看图文实物,一边扫码听讲解,正阳桥部分桥体、中部和南部券(xuàn)洞、吸水兽和部分泊岸一一展示给我们。这些,都是2021至2023年通过225平方米两期考古发掘,得以重见天日的。
据介绍,正阳桥位于正阳门箭楼南侧,是正阳门前护城河上架设的桥梁,也是中轴线上单体最大的桥梁,在内城九门外桥梁中规制最高、规模最大。
正阳桥桥身为三券,桥面用栏板分成三路,中间一路专供皇帝出行,两侧供民众行走。其遗址占地约3000平方米。
正阳桥原为木板桥,石桥修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民国年间对其进行了改造,桥身加宽,栏板拆除,桥身两侧重做水泥仿罗汉栏板。20世纪70年代,护城河加盖道路改造,桥被埋入地下。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2023、2024年度,荣获都市头条“先进工作者” 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