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火,是我国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庆表现形式。社火根植于古代先民对土地与火元素的原始崇拜之中,后逐渐由“娱神”转变为“娱人”,进而成为了遍布我国广大乡村地域的标志性节庆习俗。其中山西社火活动可追溯至千年前,不仅是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生动展现,也是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多样性的有力证明。值此“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年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22级若干名学生前往山西灵丘东河南村这一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感受春节期间山西社火的魅力。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学生与东河南村村民(张雪娇摄)
2025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下午,青年学子与村民率先开启元宵社火的欢庆。参与者们以独特的创意和深厚的文化意识,将古老的年俗艺术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一红一绿的双龙在阳光下翻腾起舞,或相互穿梭,或俯身争珠,动作协调、气势恢宏,不仅展现了中华龙文化的庄严与神圣,也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风调雨顺。此后,表演者们脚踏高达两米的高跷,身着色泽艳丽的服饰、仿佛踏云而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东河南村村民在社火中表演踩高跷(张雪娇摄)

东河南村村民在社火中表演舞龙(彭馨仪摄)
秧歌作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观众的目光。秧歌的前身,与古老的“农作舞”“村田乐”有着深厚的渊源,后来发展为多在元宵节期间表演的游艺活动。秧歌表演者们手持扇子、彩绸等道具,通过弯腰、抬手、跳跃等动作模仿插秧、收割等农事活动,传递着农耕文化的深厚内涵。在村长与书记的鼓励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青年学子也投入了这场秧歌演出。

东河南村村民在社火中表演秧歌(彭馨仪摄)
本次社火活动中,东河南村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无疑是“嘟嘟马”表演。嘟嘟马于2023年被列入灵丘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申报主体为东河南村民委员会。作为一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嘟嘟马表演要求数十位参与者装扮成古代将士的模样,身着彩绸装饰的马形道具,通过挥舞马鞭奔跑再现古代战场上英勇冲锋的历史场景。灵丘地处晋北,自古便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带,同时是赵武灵王陵寝所在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折射出该地区文化中游牧民族崇尚武勇的独特风貌,成为连接古今、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桥梁。嘟嘟马表演者中,不乏年轻村民,体现出这项民俗极富生命力的代际传承。

东河南村嘟嘟马表演(彭馨仪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盏盏花灯点亮了东河南村。手工工艺灯与嘟嘟马一样是东河南村于2023年申请成功的县级非遗,村内许多花灯便出自村民的巧手之下。除了光彩夺目的花灯,东河南村的路边还摆满了以土豆为灯芯、用以祈求平安健康的小灯。

东河南村灯彩长廊(吴悠摄)

东河南村路边的祈福小灯(吴悠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学生们在村长及书记的带领下体验了村内的“九曲黄河灯”。“九曲黄河灯”又名 “九宫八卦黄河阵”, 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自唐代便已兴起、流行于山西及甘肃等地。据东河南村王村长介绍,这一复杂的灯阵源于古代战争期间的阵法,全部走完足足要三里地。东河南村的九曲黄河灯内有若干扇吉祥寓意的门,如幸福门、健康门、状元门等;灯阵的中央为一根以彩灯缠绕、顶端缀有写着“寿”“庆”等字黄色灯笼的立柱,路过行人多双手抚摸立柱,以求祛除晦气、获得祝福。蜿蜒的彩灯中,蕴藏着历史的厚重、村民的智慧,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东河南村九曲黄河灯(吴悠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学生体验灯阵(彭馨仪摄)
2025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感受过社火的首都师范大学同学们为东河南村童心港湾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节”科普课程。活动紧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4年式通过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历史性决议,全面回溯了这一历经千余载传承的文化瑰宝逐步迈向国际舞台的壮阔历程。学生们借助图文并茂的展览与寓教于乐的互动问答等手段,深入剖析了春节习俗的丰富意蕴,展现秦淮灯会、泉州彩扎灯艺等全国各地不同春节习俗的独特魅力,有效激发了当地儿童对不同地域春节文化符号的好奇与兴趣。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开展科普课程(彭馨仪摄)
同时,首都师范大学匈牙利籍留学生胡灵月(Varga Bonita)也远程参与了本次活动。她用中文分享自己学习中文十三载的经历和有关春节的美好回忆,成功引发了东河南村孩子们的共鸣。胡灵月通过与孩子们线上进行交流互动、互送新春祝福,成功建立起了跨越国际的温情联系,也再度构建了美好的新春记忆。

胡灵月分享春节记忆(彭馨仪摄)

胡灵月与东河南村儿童交流互动(吴悠摄)
在山西灵丘东河南村,古老的社火习俗在2025年的春节焕发出新的生机。嘟嘟马、踩高跷、九曲黄河灯等民俗活动,是地域文化的生动展现与中华文明连续性、多样性的见证。这些璀璨的非遗瑰宝,在东河南村这片热土上熠熠生辉,照亮了乡村的文化之路,也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外学生的参与,则为社火带来了青春活力,并通过科普课程搭建了文化传承的桥梁。社火狂欢,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