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奇迹
文/竹佳欣
上天总愿给我苦难,我却想从苦难里窥见一些谜底的答案。
我从两年前,就对生命这个议题充满执着。
那时,我还陷在小小的天地间,在每天读书的空隙里与文字打些交道。我写了一篇名为《绝爱人间》的随笔,里面包含了我对人间苦难的抱怨以及对那些可怜人的同情。上天慷慨地赐予我一双悲悯的瞳眸,却不愿附赠我一双泯灭苦难的双手,所以我常常见不得苦难。生命让我恐慌和不知所措,我无法探寻活着的意义,犹如大海里悬溺的大象,虽在陆地上的高大威猛,却加剧了下沉的速度,触不及海上月的倒影。
我初解开谜底是在读了史铁生的文章后,我讶然他对生命的见解竟如此远见卓识,让我沦肌浃髓。我从中翻开一张谜底的答案,里面只有两个字——活着。苦难折磨他,他却在里面窥见了它的弱点,于是,苦难打不倒他,他反而可以历数前生,一同笑看。我那时深陷痛苦的回廊,走不出,是他给我开了一扇窗,把我从“为什么偏偏是我”的死胡同里解救出来。既然苦难已经发生,那我能要做的,便只有好好地活着。
后来,未来成了云,让我迷惘。我又对自己的生命发问,你为何要存在?我不可能是为了亲朋好友而活着,我得找到这条生命的意义,这样我才会安心。
在找不到的日子里,我又在经历另一种苦难。我害怕以后的百忙里,忘却写作从而庸庸碌碌,忘却画画从而深陷世俗的泥沼里,爬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陷落。
我再揭开谜底的答案是在最近。我近两月写了不少散文,我才恍然文字已悄然融进我的生命里,我的活着不单单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它。生命有了一层更宏大的主题,我要化笔为雨,去拥抱苦难迷茫的人们。我知道,苦难是杀不死的,可身处苦难的人们,也同样是杀不死的。不是苦难造就了伟大,而是生命这个伟大的巨人抓紧了苦难,他用自己坚韧的信念,审视苦难,就会愕然发觉于生命相比,它不过是沧海一粟,蚍蜉怎能撼动大树呢?
我如此年轻,奶奶却常因我未考上理想大学而坚信我的人生已经废了。刚开始听她的话,我伤心我的生命被她轻下结论,后来却无波无澜,因为我早已窥见这谜底的答案——我的生命不可能因为他人而荒废不前。我愿意留下了无字碑供他人评说,而我心里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他人的言语不过鸿毛,轻轻痒痒,我走好自己的道路,直面苦难,只因为这个生命是属于我的。
终于窥见上天给我几个谜底的答案,我又开始畏惧死亡,尤其是在姥爷车祸去世的时候。明明姥爷早上还跟妈妈说话,下午就突然血压升高去世了。我当时写下“洒酒稠思愁生愁,天收人来总无常”。我不知我何时会死,死前是否如愿,我害怕自己年轻的生命下一秒就得面临生死的考验。
我现在才真切发觉,为何一寸光阴一寸金。生命对我留有隐瞒,它悄悄将最大的彩头留在了未来,它不愿告诉我终点,却负责任地让我走好每一步。
我想等我死亡的那一天,我还能笑着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这一生,都是值得的。
我厌恶污浊的世道人心,我想自己注定成为不了卵石。我痛苦着、尖锐着。我只能将自己的心房挖出一块空地,让黑暗沾污不得它。它在为谁哀鸣,我又在谁流泪,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它还是洁白的,我便不会因为压迫而死亡。我一边唾弃辱骂自己乃至世界,一边又劝诫自己好好活下去。这可能就是生命的狡黠,一边让人们在苦难中挣扎失望,一边又不告诉人们明天会不会出现彩虹。
我不能因为他人的错误而厌弃自身,也不能因为他人的浑噩来苛责自己。连坐罪不适用我,所以他人的言语便无关紧要了。
我要走好生命的每一步,我不要过早的被任何事物困住。听风雨声入梦,踏青寻春迹,望枯藤老树开新花,希望不在今天,那便在明天。
我就静静等待,等一朵花开,等一树扎根,等来年的旧雁迎春归。我也等上天发难,揭开命运的礼物,翻开未知的谜底。不必可怜自己,若未来向我亮剑,我便握紧拳头,只要生命还在流淌,血肉便是滚烫的。
作者简介:
竹佳欣,我是个不幸的人,于是生活充满忧愁,诗集散文,成了我情感的寄托。文字成了我生命的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