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
文/姜岩
在一座六层楼的墙体上,能看到从楼顶上竖下一根绳子,粗粗的绳子一端吊着短木板,木板一端挂着一个装满黄色漆料的塑料桶。木板正中坐着一个身穿蓝色服装的年轻人,衣服上沾了一滴圆圆的黄色漆料,好像是蓝天上一轮明月,光亮透彻,泾渭分明。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年轻人将手中的滚刷沾满油漆,杵在墙上,双手一前一后同时向前或是向后用力,一道道黄色的油漆就涂在墙上,盖住了原来破乱不堪的墙面,填平了深深浅浅的沟壑。他双脚蹬在墙上,用力向左向右快速的移动,来回移动的样子,酷似老式座钟的钟摆,晃来晃去。悠闲、沉稳、等距离来回不停的运动着。
几个年轻人同时从楼上往下施工,他们之间相互说着注意安全的话。他们之间也相互指点着哪一处、哪一点还没有刷到,还没有刷好,没有刷到位的质量问题。年轻人聚在一起,总能忙里偷闲说点题外的话,瞅瞅你的额头有一个月牙,说完自己哈哈大笑。还说我呢,低头看看自己吧,前胸有一个大泥巴,说完抿嘴一笑。年轻人就是这样,刚才还说这说那。这时候最上边的一个年轻人,把话题引向另一边,竟然唱起了“瓦蓝蓝的天上飞雄鹰 我在高岗晀望北京 侧耳倾听母亲的声音 放眼欲穿重山峻岭 绿波波的草场骏马行 我在草原歌唱北京 谁的眼晴掠过了风景 迎风高唱五星红旗 我站在草原望北京 一望无际国泰安宁……”同伴哎呦一声,说:你唱的都不在调上,白瞎歌词了。自己说完,哈哈……笑起来了,歌声、笑声夹杂在一起传向更远的地方。
楼体外蜘蛛网一般的缆线,都撤了下来。统一安排,统一管理,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千家万户。
哒哒哒……这时候铲车的声音把我的注意力引过去。铲车从这里到哪里来来回回的跑,把杂物一铲铲的搬运到垃圾车上运走,翻斗车又从远处运来有机壤土倾倒花坛里摊平。有十几个身穿迷彩服的工人正挖坑掘土,往坑里栽上松树和花树,平坦的地方种上花草。在小区内空闲地方,还给老人留出娱乐的地方,安上运动健身器材。生活小区的老人们可以自行组织起来跳跳舞,下下棋。还可以伏在器材上伸伸胳臂,伸伸腿进行有氧运动。楼房的另一侧,一辆掘土机伸着长臂一起一下正忙个不停,一下一下勾出深深的地沟,然后埋进一根粗粗的黑色塑料管子,再填埋铲平,最后在地面上进行硬化处理。他们这是在给业主们做下水,更新老旧堵塞的下水管道,消除不确定的隐患。
走近楼道门,看见这是刷卡识别业主的防盗门。再轻松地推开新安上的楼宇防盗门,楼道里横七竖八随意挂在墙上的电线,网线,门铃线不见了,一个方形的扣线盒沿着一个墙角自下而上到楼顶,在每一层楼的地方分出一个小扣线盒进入用户。崭新的自来水管子,大热管子,都规规矩矩笔直的、穿过一层又一层水泥地板贴在墙上,用手摇晃几下,它纹丝不动。刚刚用白粉涂过的墙面光滑平整,散发着潮湿的气味,楼道里镀着光的铁扶手栏杆被物业管理人员擦拭的一尘不染,光亮照人。
这不是一个单元、一栋楼、一个生活小区的巨大变化,你走进一个老旧的小区驻足观望,都能看到工人们手提肩扛搬运物资,匆匆忙忙取件。翘首仰望楼房,蜘蛛人在墙体上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前一下后一下,左一下右一下,上一下下一下。走近另一个老旧小区还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这是小城镇老旧小区整体改建的变化。变化着,美化着。有的已经按照工期和设计完工了,有的正紧锣密鼓的按照现代化的标准要求稳步推进着。
站在拓宽的南北大街上,看到风驰电掣的汽车呼啸而过。路面是双向六车道取代了以前双向两车道,黑亮的柏油马路平坦笔直。缓慢拥堵的现象没有了,人车混杂强行的现象没有了,挂在司机师傅头上的汗水没有了,听不到挂在司机嘴上的烦死了、真愁人这些话了。平时,人们嘟嘟囔囔埋怨这埋怨那的话,也不说了。
脚踏上自西向东正修着的延长马路上,铲车、掘土机,翻斗车来来回回的运送土石方,填埋填平路基。已经修好的一段路,路面上规范的画出白色标线。高端大气的橘黄色路灯杆矗立在马路的两旁,每一个灯杆上有多个灯罩。园林工人在纵向的灯杆间距中植大树,然后用四根松木架杆捆绑一起,支撑着几米高的树,洒水车给每一棵树都浇上水。树和树之间空余的部分种上花草,工人们小心的一点儿一点儿播种花草的种子,精心的给花草种子覆土浇水。
街道马路旁的商铺店铺们,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理解县委县政府为民服务的用意。他们自行快速拆除违章建筑,还市民于平等,还建筑于本色,还建设于初衷。我为市民的理解而骄傲。为领导决心建设和改变家乡的面貌而点赞。为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点赞,为全民上下一条心建设、美化小城镇的行动而自豪。
这不是一条马路的延长,这不是一条街道的拓宽,是这个小城镇所有不合规格、年久失修的街道和马路在延长、在拓宽,在这里正悄悄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城镇变了,真的变了,变得漂亮了,敞亮了;小城镇的市民思想变了,变得有追求,变得有梦想,有向往美好意识的了。小城镇,你正全方位、立体式的突飞猛进的变化着。小城镇,我深信,你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