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第二卷
475(四)
世事难料,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阅历高低,能当老师,教书育人;也能当学生,接受他人的谆谆教诲,甘拜下风,虚心当学生……柳军军就有这样的亲身经历……!
08
柳军军做梦都没有想到,十五弟兄,这次会聚得这么齐!四位老大,一位三哥,六位兄长共同齐聚在军军家,共商茂林的婚姻之计……。他们不是要教育晚辈茂林,而是教育一次次自以为是的柳军军!
09
在这里,作者有必要略述一下柳氏家族的简史——
从柳军军太爷爷那一代简述:太爷爷的父辈,是从事保局业务,那次保送一批重货出关,父辈带领十四个儿子出征,在敦煌和瓜州交界处,遇当年山界土匪抢劫货物,发生激战,保局吃了败仗,货物被抢劫一空,十四弟兄父子,妻离子散,落慌而逃……柳十四从五墩新店台一带,流落到土㙮村的大营堡子……他在大营堡子落脚为生,取妻生子,三子两女先后出生,军军的爷爷为大,家境贫困,在梁家堡当了王氏一家的上门女婿,从此在梁家堡落脚为生……三爷爷流落新疆而失联,两女分别嫁给安氏,和秦氏两家……二爷在土塔,取妻生子,三女三男,三女分嫁王、屠、孟三家氏。梁家堡的大爷,生一男一女,女方就是军军的马家娘娘。到了军军父辈这一代,大老五儿两女,二老四儿一女,三老三儿四女,军军一家三儿三女……这样算下来,柳门男士变成了十五弟兄,女氏变成了十姐妹。
这么由二十五门晚辈组成的大家族,聚齐的确不易,没想到,这次聚了八户,八兄弟在此碰头聚会,真是难得一见!
10
这一次,弟兄们都是针对军军,齐声批评柳军军,不该自以为是,不该阻止儿子茂林的姻恋大事,孩子的婚事,应以孩子的观念,孩子的主张为主……父辈们,都应尊重晚辈的自由爱恋,自由选择!作为父辈,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干设和阻扰晚辈的婚恋自由……人家亲家母来咱家找人,打闹,也是有理有据……咱们家族把没过门的未来儿媳,长时间,放在咱家或儿子的出租屋,就是犯错,就是失礼……我们整个家族,有必要,给我们未来的亲家母诚肯道谦……这次会议的议题,让柳军军冒了一身冷汗,看来,大人也有犯错的时候……这是多么友善,多么友好,多么通情达理的大家族,大家庭……军军为众多弟兄的真诚规劝而深深打动,心头的迷雾烟消云散……。
作者简历:
刘志军:
(笔名:— 丁)
甘肃《敦煌赤子》撰稿人/生于1952年5月9曰/高中学历/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以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作者联系电话:13309374620
注一:
凡是愿全文阅读《敦煌赤子》一书的热心读者,按装“都市头条”,点刘志军作品《敦煌赤子》,即可阅读01至470节书稿全文。
注二:
作者起笔名“一 丁”
两字,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注三:
作者现在的通讯地址为: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新三区38号楼二单元502室,望周知。
——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