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三次作业
本次投稿作者:
宁静、汪凤森、根生厚福、骆杰英、李广恒、赵偲含、青青子衿、大橘为重、崔艳蕊、李凤春、段志军、潘如琴
1〔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春归
文/宁静
冰河乍裂波光,暖日轻描胜壤。枝头鹊语连声亮,唤醒山川旷莽。 〔过〕梨云似海添欢畅,蝶影如诗舞画廊。骚家信步春阳。心自爽,度曲韵悠长 。
2〔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新春贺语
文/汪凤森
烟花彩炮红灯,狮舞秧歌盛景。群英妙语佳词敬,赋曲吟诗和鸣。〔过〕福星瑞气同欢庆,富贵吉祥并蒂生,重荣厚禄共恭迎。人太平,鹤寿伴松龄。
3〔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盼春归
文/根生厚福(内蒙包头)
寒云凝暮低垂,瘦水含冰暗馁。风摇残柳愁无际,寂寞山川梦起。〔过〕遥思暖日繁花媚,更盼新枝翠鸟啼。且将心事付春期。春信催,共赏彩云飞。
4〔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春节
文/骆杰英
鸣鞭放炮迎春,结彩张灯亮很。大红年对门边韵,凤舞龙腾兴奋。〔过〕佳肴美酒千家品,绿女红男牵手欣。醒狮跟鼓跳姿神。锣助敏,声吉瑞年新。
5〔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迎春
文/李广恒(沈阳)
冰消雪化溪涓,柳翠桃红韵显。莺啼燕语娇声啭,慢把春光细展。〔过〕梅花绽蕊香盈院,爆竹飞天福满轩。花灯高挂映眸前。祥瑞现,蛇岁乐无边。
6〔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迎春
文/赵偲含
宫灯照水辉煌,烟火腾空炸响。大街小巷千家唱,美酒珍馐味爽。(带)推杯换盏倾情浪,笑语欢歌神气扬。赏心春晚醉徜徉,华夏昌,辞岁赋新章。
7[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探春
文/青青子衿
黄莺绿树声扬,白玉兰开醉赏。风柔水暖春光酿,紫燕欢歌唱响。〔过〕花香蝶舞高枝上,丽日新芽换靓装,吟诗留画赋华章。心自爽,桃李喜迎芳。
8〔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春归
文/大橘为重
新芽渐渐初黄,溪水涓涓作响。蝶欢蜜舞花间唱,游客心舒静赏。(带)雪融风轻吹寒浪。雨细绵绵润柳长。踏春陌上沐阳光。笑脸扬,起笔赋华章!
9〔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新春二月
文/崔艳蕊
东君轻弄枝梢,嫩蕊凝香斗巧。檐前紫燕欢声闹,唤醒春光恰好。 〔过〕河边细柳垂丝钓,园里夭桃绽粉潮。是谁频把手机摇。晴日韶,喜悦满心巢。
10〔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初春
文/李凤英
春风拂柳盈身,过石清泉碧新。祥和日暖寒冬尽,燕舞莺歌悦欣。(过)冰河解冻山川俊,百卉萌芽草出尘。楼头举目望乡村。唯爱春,胜似见亲人。
11[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正月初八返岗
文′段志军
枯藤落叶遮山,秃树灯笼耀眼。北风呼啸湘江岸,春影迟迟向晚。(过)背包上路鸳鸯散,空手争流日夜单。一年耕事又开班,钱挣难,难买月无弯。
12【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初春
文′潘如琴
东风轻叩柴扉,嫩蕊初含韵美。寒枝渐醒萌新意,淡染山川翠绮。 (过)花园开遍芬芳蕊,陌润馨香化漾溪。暖阳柔照暮归迟。春盎美,心愿展欢眉。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3期讲义
主讲人 宁静
一、基础知识回顾;
元曲制作中,用两三个同一宫调的小令联缀在一起以表达一个共同的内容,这种格式称为“带过曲”。带过曲是同一宫调的曲牌带过另一个曲牌,如乔吉的《雁儿落带过德胜令·忆别》:“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水天水笺,白雁云烟字。(以上《雁儿落》)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以上《德胜令》)“带过曲的作用主要是补充词意表达上的不足。带过曲往往形成习惯性的兼带关系。某一曲牌常带某一曲牌,它们一般押同一个韵部的字。带过曲之间通常空一格。
二、散曲知识拓展:
1.带过曲与重头的不同之处
带过曲和重头是元曲中两种不同的体式,它们在结构和使用上有明显的区别。以下是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
1.1定义
带过曲:带过曲是散曲小令的一种体式,由两三个曲牌联缀在一起使用。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通过将不同曲牌组合起来,以表达更复杂的内容。
重头:重头小令是指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围绕某一主题撰写数支曲子。它可以分为同调异韵、同调同韵和同调异同韵部穿插式等多种类型。
1.2结构
带过曲:带过曲由两支或三支不同曲调组成,这些曲调必须属于同一宫调。带过曲的曲牌组合结构非常严格,不能随意组合。例如,正宫的带过曲可以是〔脱布衫过小梁州〕。
重头:重头小令则是同一曲牌的重复,可以是同调异韵、同调同韵或同调异同韵部穿插式。每支曲子都围绕同一主题展开,但韵部可以相同或不同。
1.3功能
带过曲:带过曲主要用于补充词意表达上的不足,通过组合不同曲牌来丰富内容和情感表达。它可以在一个较短的篇幅内表达更为复杂的情感和场景。
重头:重头小令则通过重复同一曲牌来强调主题,每支曲子都可以独立成篇,但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围绕同一主题展开1。
1.4使用场合
带过曲:带过曲适用于需要在较短篇幅内表达复杂内容的场合,尤其是在需要补充和扩展词意时使用。
重头:重头小令适用于需要反复强调同一主题的场合,通过多次重复同一曲牌来加深印象和情感表达。
总结来说,带过曲和重头小令在定义、结构、功能和使用场合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带过曲通过组合不同曲牌来表达复杂内容,而重头小令则通过重复同一曲牌来强调主题。
2.带过曲与么篇的不同
2.1带过曲是散曲小令的一种体式,通常由两三支音律相衔接的曲子组成。小令本以一支为限,但也有组织音律相衔接的两三支曲为一曲的,称为“带过曲”。初仅北曲小令中有之,后南曲也有仿效。带过曲有北带北、南带南、南北兼带各曲。
么篇则是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是写作“么篇”或“么”。么篇的作用是重复前曲,相当于南曲的“前腔”。
2.1主要区别
2.1.1曲牌组成:
带过曲:由不同曲牌组成。
么篇:同一曲牌的重复。
2.1.2使用方式:
带过曲:通常由两三支音律相衔接的曲子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曲子。
么篇:在同一曲牌后连续使用,不再标出曲牌名。
2.1.3功能:
带过曲:主要用于补充词意表达上的不足,形成习惯性的兼带关系。
么篇:主要用于重复前曲,增强情感表达。
2.1.4代表作品
带过曲:
乔吉《雁儿落带过德胜令·忆别》
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水天水笺,白雁云烟字。(以上《雁儿落》)
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以上《德胜令》)
么篇:
白贲《正宫·黑漆弩》(鹦鹉曲)
鹦鹉洲边鹦鹉坟,夕阳芳草古今情。空江浩浩鱼龙冷,高栋沉沉燕雀惊。(以上《黑漆弩》)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以上《么篇》)
2.1.5创作背景
带过曲的产生和发展与元曲的演变密切相关。元曲中的小令原本以一支为限,但随着创作的发展,作者为了表达更丰富的情感和内容,开始尝试将两三支音律相衔接的曲子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了带过曲。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散曲的表现力,也为后来的套数奠定了基础。
么篇则是在北曲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源于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的需求,通过重复前曲来增强情感表达。这种形式在南曲中也有类似的形式,称为“前腔”。
2.1.6赏析带过曲:
结构:带过曲通常由两三支曲子组成,每支曲子都有独立的曲牌,但音律上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曲子。
立意:带过曲的立意通常较为丰富,能够表达多层次的情感和内容。例如,乔吉的《雁儿落带过德胜令·忆别》通过两支曲子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典故:带过曲中常常引用典故,增加诗词的文化内涵。例如,《雁儿落带过德胜令·忆别》中的“红叶诗”和“黄花市”都是古代文学中的典故。
佳句:带过曲中的佳句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么篇:
定义:么篇是戏曲术语。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写作“么篇”或“么”。
3.2应用:么篇通常用于在同一曲牌下重复使用一次,相当于南曲中的“前腔”。么篇可以换头,称为“么篇换头”,字数有时可以增减。例如,在北曲中,如果第一支曲牌为《山坡羊》,第二支曲牌与第一支相同,则标记为“么篇”。
3.3主要区别
重复次数:重头可以重复多遍,而么篇只重复一次。
应用范围:重头主要用于词和散曲,而么篇主要用于戏曲。
标记方式:重头在每一遍重复时都会标明曲牌名,而么篇在重复时不再标明曲牌名,只写“么篇”。
三、经典散曲赏析
〔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宿西湖
元·顾德润
梅花飘雪漫山,杨柳和烟放眼。画船稳系东风岸,金缕朱弦象板。〔过〕春融南浦冰澌( sī)散,酒醒西楼月影悭(qiān),一天星斗水云寒。名利难,诗酒债且填还。
这是由两个曲牌组成的一首带过曲。通过描写夜宿西湖所见的早春景色,抒发诗人仕途失意的忧愤和哀怨。由[醉高歌]和[喜春来]两个曲牌联缀而成。描绘夜宿西湖所见早春景象,并表达了因仕途坎坷而着意沉吟诗酒及时行乐的思想。
前四句属[醉高歌],首二句写景,梅花像雪片一样漫山飘舞,轻烟笼罩着杨柳丝绦。放眼望去,一派早春景象。语言清新优美,对仗工整和谐。第三四句单承以上两句,交代自己的立足点。彩色画船,平稳地停泊在东风吹拂的湖边,是夜宿西湖的起点,暗暗点题。接着“金缕、朱弦、象板“三个名词连缀,词采华美。金缕,曲名;朱弦,代表奏乐;象板,象牙所作,按拍击节用。这一句形象地再现了歌儿舞女们的演唱,主人公沉醉在声色之中,把西湖的繁华美景同个人的安逸与欢乐摄尽。
后五句属[喜春来]曲牌,继续抒写夜宿情景。“春融“句写早春湖光。南浦,湖的南边水面,冰已在融化。诗人在黎明前从西楼沉醉中醒来,月亮隐藏自己的形影。悭(qiān),悭涩,缺少。“悭“字这里表示月已西沉,黎明在即。满天星光闪烁,沉醉刚醒的主人公感到水云寒冷,他就这样在歌舞沉醉中度过一个欢乐的春夜。最后二句,点明题旨。“名利难“,仕途坎坷,正是饮酒作乐的思想缘由。“诗酒债且填还“,自己长期为名利而误,今对良辰美景,饮酒吟诗,偿还了自己所欠的诗酒债务,暗含比喻,怨情遥深。
全篇以写景为主、叙事抒情在景中带出。时序节候、夜宿过程,在写景中体现。表面看来在纵情欢乐,主题表达貌似旷达,实际上充满了仕途失意的怨恨凄凉,令人玩味。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3期作业
日月 宁静出题
一、要求:
1.创作带过曲〔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题目含“春“字。
2.韵部自选;
3.韵依《中原音韵》。
二、谱式
〔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
×平×仄平平△,×仄平平去上△(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去上△(平)。〔过〕×平×仄平平厶△,×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去上△(平),×仄仄平平△。
三、注意事项
《醉高歌》又名《最高楼》,此调可带《喜春来》、《摊破喜春来》、《红绣鞋》等曲。《喜春来》或名《阳春曲》,又名《惜芳春》。
四、曲例:
〔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宿西湖
元·顾德润
梅花飘雪漫山,杨柳和烟放眼。画船稳系东风岸,金缕朱弦象板。〔过〕春融南浦冰澌散,酒醒西楼月影悭,一天星斗水云寒。名利难,诗酒债且填还。
五、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ד;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六、作业要求:作业完成时间为两周,各位曲友自行校验后上交,精品作业会登入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