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2》:从轮滑少年到闹海魔童
——由神话传说演义看人性逆天宿命
都 乖 堂
(一)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哪吒
黑眼圈、塌鼻子、一口大牙、惯常把双手插进裤袋,俨然一副街头混混模样,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哪吒的认知,却意外成为今年电影院最闪亮的黑马。在这里,哪吒的形象是吊儿郎当,痞气十足。作为“陈塘关最酷的仔”,尤其是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口头禅,显得异常霸气侧漏。
凌晨两点,街道两边树干上的彩灯,闪烁着不同的耀眼的颜色。一声炸雷般的礼花腾空而起,伴随着呛鼻的硫磺味,刺破漆黑新春夜空后,又回归到死寂般的沉静。大街上,只有几个“古惑仔”还在游荡着,时不时发出声嘶力竭近似狼嚎鬼哭的惨叫。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刻,我相信与大多数观众一样,头脑是一片空白的。想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什么地方说起。
我不是哪吒、不是魔童、不是盖世英雄。虽然《哪吒2》对哪吒的形象设计和故事脉络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终归还是一个英雄逆袭的过程。顽劣、乖张、丑萌,受到各种不公对待,却依然怀有一颗英雄的心。对于广大影迷而言,曾经也想象能够像哪吒一样叱咤风云、英雄逆袭,但终归现实将我们带了回来。我们只是一个自诩不凡而又平凡的普通人。
《哪吒2》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平等、尊重和热爱的渴望。通过哪吒的成长历程,我们看到了打破成见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追寻公平与正义需要付出的努力。在未来的日子里,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年少的热血,依然在我胸膛,又何惧冰冷的眼光”,深刻展现了追梦者面对世俗偏见与冷嘲热讽时的无畏与坚定,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勇敢追梦、无畏前行、释然过往、追求无悔人生。这种正能量的传递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整体氛围与活力,为每一个听到这首歌的人带来一份精神上的慰藉与鼓舞。这种无畏的精神,正是主题曲《此生无憾》所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哪吒,印度教北方之神毗沙门天王夫妇的三太子,梵名译作“那拏天”,意指可爱。从晋代传入中原开始,哪吒的形象经历了数个朝代的改编和创作,明代是其定型的一个时期。作为一个印度传过来的神,哪吒本身形象中的印度色彩还是比较浓厚的,比如说三头六臂,这种怪胎形象显然不类同于中国传统神祗的正统形象,和印度教几个正神形象色彩很接近。
有人说,哪吒不是李靖的三太子吗?和毗沙门天王又有什么关系呢?李靖和毗沙门天王一人一神,一中一印,看似毫无关联,但事实上曾共存在一个时空维度中。李靖是唐朝开国功臣,死后备受民间香火,而彼时毗沙门天王的信仰也是非常兴盛。一个是武将,一个是护法神,二者在形象上原本接近。只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毗沙门天王改头换面变成一副中土人士李靖模样后,转而被中国化佛教吸纳为护法神。跨越时空,加之扎根可信和教化民众所需,更是要突破一场伦理大战,哪吒就有了一个中国式的爹爹。
至于《哪吒2》热播后,有些网络博主就大放厥词,说哪吒大闹东海龙宫,他的祖籍应该是山东的。又说唐朝开国元勋李靖本身就是陕西三原的,哪吒毫无疑问就是陕西的,等等。其实在具有民间宗教信仰知识背景的人看来,那完全是司空见惯的。其作为一个引进的、嫁接的、虚构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如果这些网络博主看似脑洞大开或者脑残缺氧的博取流量,误导众多中国网民就大可不必要了。
(二)释放善意,克己明心,是人一生的修行
叛逆的哪吒,是一个多元时代辩证思考的载体。
哪吒火起来还是近几年的事情。说实话,抛开粗暴的正邪对立的人设叙事,我们会发现,哪吒这小子,根本就是个魔童,已经不能用“熊孩子”来形容了。
1961年,《大闹天宫》中,孙悟空是绝对的主角,各路天兵天将纷纷登场,哪吒只是众多配角中的一个。在一场打斗中,作为托塔天王李靖膝下的三太子出战齐天大圣,戏份只有短短几分钟,人物个性活灵活现。这里的哪吒圆头圆脑、白白胖胖一脸福相,颇像年画里的娃娃。别看他年纪小,一出场盛气凌人,和孙悟空单挑有来有回。不想孙悟空变作风火轮,哪吒不知,一脚踩上去,烫伤了脚底,一瘸一拐回去向父亲告状:那泼猴使诈!
1979年,经典之作《哪吒闹海》,哪吒成为了贯穿整部影片的主角。托生于莲花,外貌上刚强与秀气并存,头扎圆髻、白衣飘飘,典型的“陌上人如玉,绝世佳公子”。得太乙真人庇佑,手执混天绫和乾坤圈两件宝物。一身正气、嫉恶如仇,杀死前来抢童男童女的夜叉,抽掉龙王儿子敖丙的龙筋当鞭子使,实在是天不怕地不怕。龙王发动洪水威逼李靖就范,哪吒不愿连累百姓,拔剑自刎。这一幕,成为不少人的泪点记忆:哪吒背过身去,手起刀落之际,墨发也随即飘落……
2003年,52集大型动画连续剧《哪吒传奇》央视开播,哪吒梳着丸子头,身穿红肚兜,他机智勇敢、古灵精怪、见义勇为。在这里,哪吒多了不少童趣,他会犯错闯祸、会糊涂被骗,是千万熊孩子的缩影。尽管天生神力,家人朋友没拿他当异类,哪吒得以在爱的包围下快乐地成长。这部动画片里,哪吒从一个在娘胎里就被坏人盯上的可怜宝宝,成长为能够独立对抗石矶、申公豹的英雄少年。“是他是他就是他,少年英雄小哪吒!”耳熟能详的歌声瞬间打开多少90后记忆的阀门。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秀,一个有血有肉,个性十足,逆风翻盘的哪吒形象烙印在了人们心中。哪吒魔丸出身,脾气火爆,一出生就把自家房子烧了,除了亲妈谁的面子都不肯给,这部动画片里的哪吒完成蜕变。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这调皮捣蛋顽劣不堪的哪吒却徒有一颗做英雄的心。然而面对众人对哪吒的误解和即将来临的天雷的降临,哪吒是否命中注定会立地成魔,他将何去何从 。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哪吒,每一个哪吒问世,都寄托了无数动画人的心血,也承载了特定时代人们的年少记忆。60年代威风凛凛的三太子,80年代负重前行的白衣少年,世纪初上天下海的小英雄,如今霸占荧屏的叛逆小子。哪吒的形象无论如何变化,他始终聪明活泼、无所畏惧,是小朋友心中的伙伴,大朋友珍藏的童真。
“看到他们从电影里‘走’出来,真的太惊喜了!这是我今年看过最有意思的社火表演”。哪吒在闹海,我们在闹元宵。今年“哪吒天团”惊艳登场,横空出世,火遍大江南北,乡村城镇,成为全场焦点,瞬间点燃了普通百姓的热情。“哪吒天团”,不仅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普通民众带来了别样的文化体验,让大家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影视元素碰撞融合的独特魅力。
沉睡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一醒便震惊了世界。原来中华文明的火种从未熄灭,只是等待合适的载体重燃九天。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哪吒主要出自《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两本神魔小说。哪吒不负众望,不仅搅动了东海之滨的浪潮,更掀起了东方动画美学的涅槃。正如他所说的那般,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这份独属于中国人的自信,至此,已成艺术。
在经历岁月的侵蚀和生活的磨砺后,《哪吒闹海》这部经典巨著在动画史上的地位依然是不容置疑的,历久弥新百看不厌。时间让一个蒙味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饱经世故的成年人。多少人情冷暖,多少沧海桑田,只有在看这部片子时,才能让我们感到依稀又回到了童年。
记得在村口打麦场的麦垛上,十几个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看得热泪盈眶,激动不已,觉得龙王太坏了,哪吒太伟大了。既使繁星灿烂的夜空中划过一颗流星,好像都有哪吒和自己为天下苍生幸福、除暴安良的身影。
经典永远是经典,无论世事怎样变迁,无论岁月怎样流失,《哪吒闹海》这部动画片会让我们永远难以忘怀。
(三)人性里,一半仙一半妖,一半佛一半魔
西方人说:人性,是神性和兽性的混合物。 一个人可以凶残如兽,也可以慈悲如神。 神话里,哪吒剔骨还父,大闹东海,是一种不妥协。 在“魔童”系列里,哪吒不屈服于偏见,不顺从于强权,亦是一种不妥协。
作为中国神话中最具有反叛精神的少年英雄之一,自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影,就已经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哪吒的形象。关于电影的主题,台词已显而易见:“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因为成见,携魔丸出世的哪吒哪怕做了好事也始终被村民误解;也是因为成见,携灵珠出世的龙王三太子敖丙因为龙族的身份也始终不能被人类接受;同样因为成见,因豹子的“出身”修炼的申公豹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后心态失衡,成了在影片中制造各种事端的始作俑者。
“你是谁,由你自己说了算”“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这是一个不完美的哪吒,也是一个不屈服、不认命的哪吒,也更贴近当代青年性格特质”,都在适时渲染这一主题。有趣的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片尾,秉持创造“高燃哪吒”神话的饺子早已为《哪吒2》埋下了“彩蛋”。
哪吒为什么从一个可爱的轮滑少年变成一个“遇佛杀佛,遇魔杀魔”的闹海魔童呢?哪吒为何一定要杀死父亲李靖,托塔李天王手上的七宝玲珑塔是做什么用的呢?还得从哪吒师傅太乙真人说起。
就说哪吒大闹东海,打死夜叉,抽筋敖丙,龙王前来兴师问罪,拒不认错,跑去求援师傅太乙真人,这个老道士不仅不责怪这个蛮横的弟子,认为皆是天数使然。龙王上天庭告御状是不暗事体,不懂人情世故,并传哪吒一套隐身术便于截访、羞辱、殴打龙王,最后告诉哪吒“若有事,还有师傅”。这哪里还像一个道士,活脱脱一副黑社会大哥的作派,这比加勒比海盗还海盗。随后,龙王就被暴揍一顿事情还没完,哪吒又拿起弓箭,不巧一箭正毙石矶娘娘的弟子。那石矶娘娘前来讨个说法也是人之常理,结果哪吒不仅不认错,又是先出手。只是石矶没有龙王受封天帝任命的正神身份,只能忍气吞声。后来又是太乙真人出手护短,灭了石矶。你说,天数归天数,人品归人品,哪吒成为恶童,都是这个不讲道理的恶道人纵容出来的。
再说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后,成了游魂,又去找太乙真人。他又出了个馊主意,说你回陈塘关托梦给你母亲,让她给你建一座庙,受香火三年又可重新恢复人身。殷夫人一开始不答应,可是哪吒搅扰不休,殷夫人只能在距离陈塘关外四十里的翠屏山上修建了一座哪吒行宫。
因哪吒行宫距离陈塘关较远,李靖平常忙于操练军马,对修建行宫一事,并不知情。半年后,李靖偶然路过翠屏山,见昔日荒凉的翠屏山竟然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他询问随从,随从告诉他,那是因为此间有一个神仙,非常灵验。李靖本就是修道之人,一听有神仙临凡,很感兴趣,就追问神仙是谁。随从说,神仙之名,叫做哪吒。李靖一听大怒,冲上前去驱散民众,打碎哪吒神像金身,并一把火烧了哪吒行宫。
那么,李靖为何要打碎哪吒金身呢?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李靖始终放不下对哪吒的恨,始终视哪吒为邪神,为这样的邪神私自建造行宫,实乃对封建正统父权的挑战。第二个原因,李靖久在官场自然知道其中利害,认为自古以来,只有朝廷特批,允许祭祀的帝王、名臣才能修建神庙的。此事如若让同僚奸臣得知,李靖极有可能会被贬官流放,并且甚至会诛连九族,满门抄斩的。
但在哪吒看来,自己已经把血肉还给了李靖、殷夫人,自然和李靖一家已经没有了关系。可如今李靖再打碎金身,烧毁行宫,害得我哪吒魂魄无处栖身,这就是李靖的不对了。
于是,又跑去找太乙真人。这个恶道士一听,又是火上浇油偏帮哪吒。并传授火尖枪法,赐豹皮囊一副,囊中放乾坤圈、混天绫、金砖等法器,唆使前往陈塘关去杀李靖。就我们现代人看来,哪吒这样的行为都有点惊世骇俗,那就更不要说这个故事情节发生还是儒家意识形态至上的明代了。
在《封神演义》中,将李天王与儿子哪吒的矛盾叙述得很具体详细。正当哪吒要取了李靖性命时,燃灯道人降临。经劝说调停效果都不好,最后,燃灯道人送给李靖一座玲珑宝塔,此塔一祭,可治哪吒的各种不服。宝塔熄灭了哪吒的仇恨之火,从此父子和睦相处。
在谈到创造初衷时,饺子导演这样说道:我之所以喜欢这个角色,这个题材,是因为他是我们心目当中一种精神引导。在这部电影里,哪吒、敖丙、申公豹不再是神话式的人物,而是普通人的集合。他们遇到的人生困境,我们都会遇到。他们的蜕变经历、觉醒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人生参照。我们都可以成为哪吒,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其实细想,人性,何尝不是一张正在修行中的脸,一半是佛一半是魔。善恶是修行的精髓:长善为佛,长恶为魔。
(四)神仙打架百姓遭殃,龙王争锋鱼虾丧命
最近饺子导演的国产动漫电影《哪吒2》火得一塌糊涂。与《哪吒1》不同的是,这次出圈的居然是不起眼的申公豹,主角光环一度超过哪吒。看看他在影片中说过的那些掷地有声的经典语录,就知道他为何如此能圈粉,简直句句都是人间清醒。也许,申公豹代表的正是那些出身寒门,努力奋斗,却始终没得到社会公平对待的普通大众吧!他的话如闪着寒光的利刃,刺穿社会及人性真相。
活到这个年纪,我已经没有兴趣给别人留下所谓的好印象了。我现在想通了,怎么开心怎么过,不需要讨任何人的欢心。你觉得我好我就好,你觉得我不好就抓紧离我远一点,就这么简单。
一无所有怕什么?寒门出身又怎样?有人帮是幸运,没人帮是命运,你没有后退的资本,更没有放弃的理由。
其中一个情节是,申小豹来找申公豹,申公豹罕见地露出一丝温情。 他关心弟弟这几年有没有长进,挂念家中父亲是否安好。自己舍不得吃丹药,让弟弟带回家分给家里人。 但是他外面,又是一个狠辣的恶人。两颗截然不同的心脏,跳动在同一个胸腔里。 人心最难直视,佛魔只在一念之间。人终其一生,都在心中拔河。此一时,也许是善战胜恶;彼一时,也许是恶战胜善。可惜的是,向上之路注定步履艰难,向下之门永远敞开。
申公豹努力不假,但是心胸和格局注定了上限不高,这就是绝大部分“普通”人那样,只看到了自己付出,从来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最简答的一个,申公豹自始至终都想掩饰摆脱自己是妖的身份,但是哪吒从来不抗拒自己是魔,只是在给父母带来伤害的时候恨自己而已,熬丙也从不介意自己是妖。哪怕是四个龙王也是一样,人家也从来没强求过成仙。
现在很多出身不好没背景的卷王就是这么干的,玩命干脏活谋求上位,上面叫我干啥我就干啥。最后上是上了,多年后东窗事发就查到他这一层,把锅全扣他头上拉出去充数。所以现在动不动就怪人躺平,真有点搞笑。按很多领导的理解,你执行不力就是躺平。关键是你问他,我要执行到位,能不能越界违规,他又说你跟他谈条件讲客观。
以前的领导我吃肉你喝汤,活你干事我扛;现在的领导我吃肉活你干,你吃土事你扛。以前的领导不留余力的提携后辈,护人周全,遮风挡雨;现在的领导没有体恤后辈的格局,没有遇事顶着的态度,有功就抢,遇事就推,小肚鸡肠,充满算计。以前的领导他的一句话这是我的人,除了我谁也不许动,让人死心塌地跟着;现在的领导他的一句话这是我的人,有活给他干就行,能让人焦头烂额的忙个不停。
这群所谓的精致利已主义者,面对一群媚颜喜庆的人们,秃顶泛光,满脸油腻,大嘴中喷着刚刚吃完满汉全席的荤腥之气,在吐出的那些豪言壮语之间,都能让你看到他牙缝中的肉渣。每一次,似乎都处在一种似醉非醉、酒不醉人人自醉,要以自醉带群醉的微醺状态。我敢肯定地说,他上台前,是既不洗把脸,也不刷一下牙的。
人到了一定年纪才渐渐明白,真正给自己撑腰的是:丰富的知识储备、足够的经济基础、持续的情绪稳定、可控的生活节奏以及那个打不败的自己,每一个灿烂的晴天总有一个惊艳的破晓时分。
总之,《哪吒2》颠覆正邪善恶、颠覆传统伦理,颠覆常识认知,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魔改”影片。
比如三场考试,除第二场申正道关联主线外,其他两个支线,土拨鼠与石矶娘娘,妥妥可怜人,下场凄惨,却只是作为纯搞笑担当。以大片的规格,却是一种人文关怀缺失和权力运作失衡的瑕疵硬伤遗憾。
第一场,手撕土拨鼠军团。阳坡旷野,安逸自在,土拨鼠们循规蹈矩的干着活,一心只想要喝到那碗粥,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影响我干饭。哪吒和鹿童他们来时,这些土拨鼠们头都不抬一个。直到哪吒把它手里的碗打掉,它才惊恐地大叫一声。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想要活在这世上,首先你得解决温饱问题。做牛做马,朝九晚五,不也是为了那碎银几两吗? 破破烂烂、满是招风的窝棚,吃的是菜市场挑剩下扔掉的烂菜叶,妥妥的“底层大众”人设。最让人无语的是天庭逮捕理由,直接被按一个“祸害百姓”的莫须有罪名,被天庭捕妖队当做“清洁运动”首要目标,成了无量仙翁炼丹的“大冤种”原材料。看到那群皮肤像打了补丁的土拨鼠出场,一个打工人的 DNA 瞬间被狠狠触动!原来神仙打架的尽头,都是凡人遭殃啊!
第二场,踏平无证经营私立学校。申正道,说实话和他名字一样,正义有道。在幽静的峡谷里,带着徒儿们修炼,告诉他们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升仙,要坚持不懈。即便天仙们下来收他们,申正道宁愿自砍手臂以示诚心,更是让徒儿们放下武器进入玉虚宫里,以便更快得道成仙。结果,被无量仙翁以“无证办学”为由,重拳出击,端了他的老巢。其实,深悟“读书破万卷[juàn],下笔如有神”的杜甫,最终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juǎn]我屋上三重茅”中仰天长叹。“苦命的孩子被狼吃”,更别说什么考研、考公、考编了。
第三场,收拾圈地自萌石矶娘娘。“老娘我不过是对镜自我欣赏一下,我到底得罪谁了?” 说实话,在这里我看到的更多是内心与自我。石矶娘娘一个人生活在山里,但并不觉得孤单甚至抑郁。反而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开心又有活力,即便被打败,她也能说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壮语。足见她的内在是很顽强的,乐观积极的,有着坚不可摧的信念与意志。当“不医美”的石矶娘娘被定义成 “危害三界”的大妖时,真让人怀疑,难道神仙界也在疯狂搞颜值内卷吗?玉虚宫该不会是看面相来抓捕妖怪的吧,这也太离谱了!如今的宅家博主、网红大伽如若违规犯律就更不用说了。
更绝的是,整部影片用神仙之间的争斗来影射现实中的纷争,玉虚宫的考核标准,比公司那让人摸不着头脑的OKR 还让人费解。不得不说,这动画真的是把现实百态藏在奇幻剧情里,处处都是惊喜和深意!
当哪吒喊出那句超燃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直接把仙界的虚伪砸得稀碎时,身为社会人的我瞬间热血上头,差点直接原地起立鼓掌!
当片尾哪吒和敖丙联手砸穿天元鼎的那一刻,我瞬间恍然大悟!这哪是什么简单的热血动画,分明就是一部暗藏玄机的成年人职场生存指南。
说到底,《哪吒2》最深刻的隐喻,在于将“反派”无量仙翁塑造成潜规则的制定者。也时刻提醒追梦路上的人们:真正的胜利不是击败对手,而是超越自我、成为新规则的缔造者。以知识为戟,以信念为甲,在人生长河中掀起属于自己的惊涛骇浪!
作者简介:

都乖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于周秦文化厚重之地——宝鸡陈仓,十七岁始淬炼于河西走廊锁钥雄关——拂晓劲旅,现供职于嘉峪关市生态环境局,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嘉峪关市作家协会会员。“生活、激情、真诚、感恩”热恋一方黄天厚土,笔耕不辍,勤学励志书写人生真谛,执著于“寻根文学”创作,至今已有一百多余篇散文随笔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个人散文集《心路驿站》由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