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三)贺铸词的题材与思想意义
3,拟思妇词——《古捣练子》六首
从题材、内容的角度来巡览,早在贺铸这组拟思妇词之前,自晋到唐,不少诗人都写过《捣衣》《捣衣曲》《捣衣篇》。文意相近似而命题不同的篇章,更不可一一数。但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审视,贺铸的这组拟思妇词,还是有自己的特色,可圈可点。
我们先来读几首南北朝时期的同题材之作。
南朝梁武帝萧衍:捣衣诗
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
沉思惨行镳,结梦在空床。
既寤丹绿谬,始知纨素伤。
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
阴虫日惨烈,庭草复芸黄。
金风徂清夜,明月悬洞房。
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
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
轻罗飞玉腕,弱翠低红妆。
朱颜日已兴,眄睇色增光。
捣以一匪石,文成双鸳鸯。
制握断金刀,薰用如兰芳。
佳期久不归,持此寄寒乡。
妾身谁与容,思君苦入肠。
南朝梁·王僧孺:咏捣衣诗
足伤金管遽,多怆缇光促。
露团池上紫,风飘庭里绿。
下机骛西眺,鸣砧遽东旭。
芳汗似兰汤,雕金辟龙烛。
散度广陵音,掺写渔阳曲。
别鹤悲不已,离鸾断还续。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
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
今夜长门月,应如昼日明。
小鬟宜粟瑱,圆腰运织成。
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
石燥砧逾响,桐虚杵绝鸣。
鸣石出华阴,虚桐采凤林。
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
击节无劳鼓,调声不用琴。
并结连枝缕,双穿长命针。
倡楼惊别怨,征客动愁心。
同心竹叶椀,双去双来满。
裙裾不奈长,衫袖偏宜短。
龙文镂剪刀,凤翼缠篸管。
风流响和韵,哀怨声凄断。
新声绕夜风,娇转满空中。
应闻长乐殿,判彻昭阳宫。
花鬟醉眼缬,龙子细文红。
湿摺通夕露,吹衣一夜风。
玉阶风转急,长城雪应暗。
新绶始欲缝,细锦行须纂。
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
新月动金波,秋云泛滥过。
谁怜征戍客,今夜在交河。
栩阳离别赋,临江愁思歌。
复令悲此曲,红颜馀几多。
不错,思妇是有体态、容貌的。但像萧衍笔下之所谓“轻罗飞玉腕,弱袖低红妆。朱颜日已兴,眄睇色增光”云云,与“捣衣”之主题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呢?
夜间捣衣是需要照明的。但用得着像王僧孺笔下之所谓“雕金辟龙烛”那样,去渲染蜡烛的名贵吗?
剪裁征衣是需要工具的。但像庾信那样用“龙文镂剪刀”去强调裁缝器具的精致,又有什么意义?
在石砧上用木杵捣衣,是会发出声响的。拟之以音乐,也不是不可以。但像王僧孺、庾信那样,用著名琴曲《广陵散》、著名鼓曲《渔阳掺》作比,未免刻意做作了。
对读之下,我们可以发现,贺铸这组词没有浪费一点笔墨去描写思妇的体态、容貌,捣衣的声响,乃至照明设备、裁缝工具等无关宏旨的物事,而是将所有的篇幅都用来展示思妇的感情波澜,将所有的笔触都用来刻画思妇的内心世界。这样,所作便产生了叩开读者心扉,使读者哀其哀、怨其怨的艺术感染力量,不像上举南北朝作家的同题材作品,徒以华丽的辞藻炫人眼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