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 炕
李更昌
还在几十年前,中国北方农村家家用的是土炕。我不是研究历史或考古的,不能确定土炕的起源。但我敢说,土炕相伴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育,休养生息一代代人,生生不息。
一
当娘家送亲的人离去,闹洞房的人散去,十几岁的姑娘坐在铺着红被的土炕上,映着红烛的红光,望着将要成为自己丈夫的男人,心里是紧张还是羞怯?但她知道,自己的姑娘时代已经结束,从此,这盘大炕,就是自己的天地。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女人,生儿育女。
一年年过去,女人睡炕头,男人睡炕尾,中间是一排泥鳅似的孩子,炕下是两双大鞋,一排小鞋......
二
院子里的鸡闲步觅食,偶儿叫一声。蝈蝈在阳光中鸣唱。老人躺在炕上已不少日子了。透过窗户望,外面是一方蓝天,一朵白云似动不动。忠实的大黄狗卧在炕下。老人想,自己在这炕上生活了一辈子。白天去山上劳作,晚上就舒服的睡在这炕上,几十年,风里雨里,这炕就是个港湾。千里万里奔波,回到这土炕上,就踏实。在这土炕上,有欢爱,有忧愁。自己吃了一辈子土炕,难道这土炕,又要把自己吃回去吗?
窗外的那方天,更蓝更悠远,仿佛看不到底,看不到边。那朵白云不知什么时候,飘远了。老人的魂灵也跟着去了。
三
下雨天。土炕上,男人裹着被子,死猪似的睡。女人腿伸进被子,做针线。
雨下着,时间慢慢走着。寂寞了的女人,脚蹬了下男人,男人翻个身又睡了。女人叹下声,又甜蜜又心疼的望着男人。男人太累了,下雨天好好睡吧。
要做饭了。女人敞开怀,把喂饱了奶的孩子推到了男人身边。孩子白胖的手,摸着男人胡茬的脸,爸爸爸爸地叫着。男人抱了孩子,又迷迷湖湖地睡了。
雨还在下着。
四
呼呼的大风在屋外刮着。男孩抱着更小的弟弟,坐在炕上被窝里。奶奶盘腿坐在炕上纺线,好听的纺线声使少年忘记了屋外大风的恐惧。奶奶手不停的摇着,嘴里哼着歌谣,讲着故事。奶奶腿麻了,男孩给奶奶捶着,看着奶奶的尖尖脚是那么好笑。
时间一分一秒地走着,慢长地像永远沒有尽头。那个热炕,仿佛就是男孩的整个童年。
五
过年了。
除夕的夜里,炕成了守岁的炕。滾烫滚烫的炕,围坐了一家。妈妈把所有好吃的,都搬来了炕上。连平时不干家务的爸爸,背来那么多柴火,一遍遍的对妈妈说,把炕烧热。妈妈把一件件新衣服,折起又摊平,盼着天亮,一件件穿在孩子身上。最后,妈妈拿起那么大的一件新衣,对着爸爸: 你试试,合适不?爸爸嘿嘿地一笑: 我这么大了,还穿新衣?妈妈给爸爸扣齐衣扣,抚平衣服: 那大了?还这么年轻。
土炕——醉了......
六
干净的土炕上,坐着几对少男少女。平时青涩的男女都不说话。不知谁招呼的,竟不约而同坐在了这土炕上。
男一排,女一排。红花的被子下,脚也拘束的,不知放在那。突然,一只大脚,碰到了一只小巧柔软的脚,被子上头两个对面坐着的身子,脸就红了......
窗外,两只喜鹊正叫着,一排柳树正发芽......
作者简介:
李更昌,陕西凤翔人,北京国家某部委工作。
(审稿:杨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