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视角管窥《哪吒》
张智辉

蛇年正月,整个世界仿佛都因为哪吒“燃”了起来。这部高分作品能够在不同年龄段“出圈”,除了高明的电影艺术呈现之外,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丰富涵养。影片的一些超燃对白,均传递着我们长期养成的价值观。
“我命由己不由天”,便寄托着儒家入世有为的精神。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从来“罕言利与命与仁”,以一种“勇者不惧”的姿态务实奋进。《了凡四训》也提出“造命者天,立命者我”。袁了凡认为,人后天的修养是可以改变所谓“命运”的。他从日常言行的细微处着手,戒除妄语嗔怒等不良习性,积极践行各种善事,无论是救助贫困、扶危济困,还是广行方便、劝人为善,皆全力以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归到哪吒的故事中,他虽身为魔丸转世,自出生便遭受众人误解与唾弃,可内心对认可的渴望从未熄灭。这份渴望驱使他不断审视自我,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摒弃魔性,拥抱善良正义,成功改写了被众人厌弃的命运,堪称儒家修身立命思想的鲜活演绎。
“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这其中,有着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知止不辱,知足不殆”的思想。道家强调个体要挣脱世俗的枷锁,回归本真的自我。当人们抛开外物的束缚,回归自然本性,以豁达、超脱的心态面对生活时,便能发掘自身潜藏的巨大力量,在命运的洪流中保持从容自在。如陶渊明,放下五斗米的羁绊回归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顺应内心对自然自由的向往,让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实现了对命运的重新书写。

哪吒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对自我本真的探寻。最初因魔丸身份,哪吒有着桀骜、暴躁的性格倾向,但在敖丙的友情感染之下,他逐渐认识到,要回归内心真实的自我。他顺应自己内心的正义与善良,打破了魔丸带来的“恶”的预设,这种回归本真、遵循内心自然的选择,助力他在命运的荆棘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这段触动无数人泪点的台词,也有着佛家对命运的观照。《六祖坛经》中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每一个个体都是有自己特色的,无论仙还是魔,都拥有着本心。片中的母亲,给予哪吒的都是爱与光明,言行中也充满了慈悲。
在母亲的指引和感化下,哪吒对自己的使命与内心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明心见性”,以自身的行动打破了命运的恶性循环。哪吒从最初被魔丸身份带来的恶名所困,到后来以善举改变众人看法,也是通过积极行动改变因果,实现了命运的转变。
一部动画电影,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重多样的精髓。其中既有儒家修身立德的坚毅践行,也有道家法乎自然的智慧抉择,还有佛家明心见性的果敢突破。在人生不断向“彼岸”进发的征途中,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应如哪吒般,坚定心志笃定方向,以大无畏的气概和有主张的仁爱,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本文作者系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