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河洛,文脉绵长;嵩岳巍峨,才子辈出。豫西宜阳,有雅士周百涛者,号波涛帆影,以诗为骨,以文为魂,挥翰墨而抒胸臆,寄丹心于家国。其文采斐然,风骨卓然,今试以赋述之。
周君自幼浸淫典籍,敏而善思。其诗作融古风于今韵,化沧桑为隽永。观《沁园春·新餐厅将竣感怀》,以“环宇聆风,九州沐雨”开篇,铺陈建设之艰辛,讴歌民生之丰裕,词句铿锵,气魄宏阔,尽显家国情怀。而《荷韵(组诗)》中“芳心一夜开,出水拔尖来”,以荷喻志,清雅高洁,暗含君子之风。更有《春风拂栏诗意浓》一绝,以“将相王侯成废土,唯留一卷烟柳中”道尽历史兴衰,文辞凝练,意境悠远。其诗词集《波涛云去 帆影心来》,辑录毕生心血,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付梓,堪称当代诗坛之瑰宝。
周君不独以诗名世,更以文心育才。执掌《昌谷》期刊,主编“昌谷驿站”平台,广纳草根之作,不唯名家之辞。其言:“立足本地,面向全国,文学乃一生不灭之梦。” 尝为文友审稿,废寝忘食,秉烛达旦,以赤诚之心,筑文友之家。张建根曾赞曰:“周师胸怀坦荡,如灯塔指引迷航,其平台乃文学者之精神家园。” 其力倡“包容共生”之道,聚八方文士,扬正声于浮世,此亦其大德也。
周君之作,非囿于风月,更系于社稷。观《七一颂歌:我们不会忘记》,自南湖星火至抗疫壮举,百年党史尽凝笔端,“党旗汇成抗疫前线最美丽的颜色”一句,刚健中见深情,赤子之心跃然纸上。《绿梦》则以凋零梧桐喻时代变迁,“残叶无奈随风舞,车马匆匆碾芳华”,借物抒怀,叹惋中不失希冀,尽显文人忧思。至若《晨风读诗》组诗,“一帘烟雨唐寅画,四壁江山杜甫诗”,融古典意象于现代语境,文脉贯通,意趣盎然。
周君才情广博,不拘一格。摄影、新闻、评论诸艺兼修,作品散见《中华诗词》《光明网》《党建网》等权威媒体,更入选《河南当代诗词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粹》等典藏,文名远播。近年尤关注科技与人文交融,尝言“AI可辅创作,然不可替心魂”,倡守正创新之道,与时代同行。
嗟乎!周君百涛,以诗证道,以文载史。其作如大河奔涌,纳百川而东去;其志若嵩岳凌霄,历风雨而弥坚。今赋成之际,遥望豫西,但见昌谷驿中,灯火不熄,墨香长存。愿先生继挥椽笔,再谱华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