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融媒讯(李万全通讯员范淑娟)“我负责的这片区域不算大,要想真正掌握民情,只有挨家挨户走访,多沟通多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居民的需求。”父城街道北街社区网格员梁国生说。
梁国生每天的工作从巡查自己的“微网格”开始,他有一本小日记本,上面记录着被排查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处理的进度等。社区治理是千头万绪的事,归根结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父城街道自实施“网格化”社区治理以来,将原本功能单一的管理模式提档升级为一整套系统网格治理体系,进一步放大了网格治理在基层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大网格进一步细化为“微网格”,深入开展优化网格治理服务工作,构建“小网格大作用”的科学治理体系,推行“多格合一,一网运行”,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我们网格员都有多重身份,燃气安全宣传员、燃气安全检查员、防诈骗宣传员、消防安全员、志愿者等等,都是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的工作,大家都乐在其中。”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梁适逢说。河阳家园小区在过去存在环境卫生差、生活垃圾乱扔、小广告乱贴、治安问题突出、矛盾纠纷频繁等问题。经过北街社区借助“微网格”做了大量精细工作,先后改善了小区电动车停放、健身器材损坏无人修理、物业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消除了群众的各种担忧,小区环境越来越优美、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
刷单、游戏诱惑充值、加微信送礼物等行为,产生了不少电信网络诈骗,网格员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目标,多角度融合、立体化开展反诈宣传活动。通过微信转发,向居民详细介绍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让反诈元素融入百姓的生活当中,引导居民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多核实";针对不会运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制定了“反诈套餐”,入户走访,以案例为基础,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们讲解提供“养老服务”、销售“老年产品”及“上门办理养老保险”等骗局的套路和防范方法,确保反诈知识全面覆盖,深入人心。父城街道机关干部进社区网格员陈姗姗介绍说:“微网格工作开展以来,我这个区域内新增了5名微网格员。开展工作中相互协作,不仅极大填补了用人缺口,还使得我们在政策宣传、入户走访、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等各项工作中,能够更细致深入地为辖区居民服务。”
自从有了微网格,社区里的“民生账”也越记越细。邓丁源是该社区第一副书记,也是后备力量、党员代表、网格组长,对其所在的微网格“人熟、地熟、事熟”,在全面摸排人员情况、风险隐患、矛盾纠纷等工作中,能够更为精准地反馈具体情况,比如低保、残疾人群认定、反电诈外出务工人员风险摸排等工作中,微网格员对网格内各家庭情况、人员信息较为熟悉。能迅速整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巡防、安全隐患排查、防邪禁毒等各项工作落实,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的目标。
通过“微网格”体系的建设,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逐步提高,这一创新治理模式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在“微小”之处兜住了群众的的大小事。北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梁适逢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