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赛车,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一本新概念英语书上看到的,其中里面写道:有德国的车,法国的车,英国的还有日本的美国的…就是没有中国的。那时候的中国,赛车是很陌生的运动,我也想象不出它是个怎么样壮观激动的场面。 后来,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赛车方程式大赛,知道了塞纳,知道了舒马赫,也知道了这是一个很烧钱的纯粹是贵族的运动,只有发达的富裕国家才有。
我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能在家门口亲临赛车场观战。 这是上海市政府的决策,上海网球大师赛,国际田径大奖赛先后落户上海。在安亭建造了赛车场之后,国际大牌赛车手经常光顾上海,给上海这座国际都市增添了不少光彩。
中国的飞速发展,确实让所有人眼花缭乱,赛车,这个贵族在中国生根了。
那天,天上下着绵绵细雨,我和孙子一起来到上海赛车场。临行前,孙子犹豫道:下雨天能去吗?没事,乘坐地铁直达,赛场一定有雨棚的,要不怎么说是现代化的赛场呢?我回答。
通往赛场的十一号地铁,三年前我去昆山市,经常来往。那时候,列车一过桃浦站,车厢内便空荡荡的,即使上车时没有座位,到了这里,就能舒舒服服地坐下,望着车窗外如画的景色,悠然的到达昆山市。
这一次,直到下车,车厢内始终乘客很多,刚刚空出座位,立即就有人填补进去,孙子和我始终站立着。 三年多来,这条线路的客流量增加非常明显,这不就是道路设施带来了沿线经济发展与繁荣的生动例证吗?
下了车,穿越一条沥青道路,眼前就是雄伟的赛场看台。
安检比地铁严格,孙子肩背的小包也要拿下来检查。 顺着人流登上台阶,好高呀!没有十几层,也有八九层楼高。没发现有电梯。 一入看台,我还没有落座,巨大的轰鸣声如同千万个雷电一齐杀到我的耳畔,让我吃了一惊,接着我就兴奋起来。这无法用言辞形容的震颤啊!
原来,我们刚到,正好一批赛车从看台前经过。这声响,虽然从下车起就听到了,然而突如其来,毫无防备,没有遮掩的巨响,给人的震撼却是无法替代的。 很久以前,我在江湾体育场看过足球赛,万人呼喊,人链波浪,不知不觉,文文静静的我,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嗓子已经哑了。
这是不同类型的震撼,人生如果不体验这种震撼,只有鸟语花香,明月清风,不能不说也是个遗憾。
比赛还没开始,车手正在热身。一个个美女从我们跟前侧身挤过,渐渐地,周围的座位全满了。
看台下面一排列队举牌,黑衣黑裤,露着美腿的礼仪小姐出来了,我知道马上就要开始了。 她们举牌站在起跑线之前,引导赛车就位,技师们推着沉重的像装着黑色电缆线滚筒的车子到开着车门的赛车边,一切准备就绪。
勇士和美女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搏击大赛,举牌美女穿着还要性感得多,还有足球宝贝…
赛车看来是个勇敢者的运动,不止是烧钱。车辆碰撞,翻转起火,轮胎飞出,零部件洒落一路,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这是电视常看到的。塞纳,舒马赫就是其中之一。
想着想着,引擎发出雷鸣声,赛车出发了。为了减少重量,增加车速,可能是汽车省略了消音器,如此一来,反而更让观众增添了无尽的心灵上的震颤,更能搭配上这个勇敢者运动。
不是世界顶级赛事,竞争激烈程度自然小得多。只在比赛刚开始时候,有两辆车异常接近,几乎车头接着车尾,并且有赶超的欲望,极度的高速运行,稍有轻微碰檫,就会引起几车相撞的事故,让我看得惊心动魄。
一圈又一圈之后,车辆间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且越拉越开,没有形成接近超车的火爆场面,但其飞快的速度紧追的场面,也容不得车手有任何的懈怠。如果塞纳再世,舒马赫醒来,正在这里拼搏,那该是何等壮阔,何等让人血脉喷张的场景呀!
一辆橘红色赛车减速进场换轮胎,原来在他后面百米开外的黄色赛车一跃而过,这一停顿可能就被甩出一圈之外了!我按下秒表,排在第一的橘白相间赛车走一圈的时间仅二分二十几秒。 不要紧吧!难道其他车就能不换轮胎?果然陆陆续续都进了维修站。 橘白车在最后也进了维修站,继续比赛。我感觉,赛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了,橘白车已经甩出最后一名一圈。
孙子见有人买了望远镜,说道,我怎么没有带望远镜来呢?
很多人在雷鸣般的巨响之中,唔起了耳朵,有的人准备离场了,这些人不知道,要的,就是这气氛。2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