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秀莲女士《长相思三首今昔过年对比》简析王楼(内蒙古)
长相思三首今昔过年对比
肖秀莲
一、童年
想大年,盼大年。追忆儿时诗意翩。重温快乐年。
放火鞭,赏彩烟。提着灯笼到处颠。春宵人不眠。
二、成年
岁月迁,到中年。生活艰辛难尽言。常愁过大年。
受一年,没挣钱。无吃无穿少笑颜。贫穷何苦煎。
三、老年
党恩缘,岁华妍。当下人民都有钱。天天过大年。
摆盛筵,赛神仙。醇酒佳肴度晚年。平生春梦圆。
这三首词通过对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过春节时生活状况的叙述和描写,反映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堪称三个历史时期的缩影。
一,童年
这首词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作者童年的天真无邪和过春节时的快乐。
上片写小时候对过大年的热切期盼和现在回忆起儿时过大年仍心潮澎澎,为下片描写过大年实况作铺垫。
下片,“放鞭炮,赏彩烟”,仅六个字描写了当时过年的盛况,语言简洁,意象鲜明。“提着灯笼到处颠”仅七个字活灵活现地描写了小丫头天真活泼的形象。动词“颠”用得准确而富于表现力。最后一句用“人不眠”三个字收束全词,表现人们过年时乐不知疲。
二,成年
这首词描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过春节时的辛酸愁苦,与上一首写快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片,开头六个字是过渡。“生活艰辛难尽言”,“艰辛”一词是对当时生活状况的高度概括,艰,即艰难困苦,辛,即辛酸苦辣。“难尽言”三个字则强调了艰辛的程度,无法用语言表达。最后一句“常愁过大年”中一个“愁”字形象地概括了人们当的心态。
这就是改开前那个年代经济落后农村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语言简洁,意象鲜明。
三,晚年
这首词描写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现在过春节时的生活状况,反映了现在人们生活的幸福美满,又与改开前物质匮乏年代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上片,“党恩缘,岁月妍”,这是一个省去了关联词的因果关系复句,意思是由于党的恩爱,所以才有了今天美好的岁月。“妍”在这儿作“美好”解。这句是总写生活的美好。“当下人民都有钱,天天过大年”两句是对当今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都”字反映了社会普遍富起来了。
下片,“摆盛宴,赛神仙”,用对比手法,表现当今人民的生活就像神仙过的生活。神仙生活,是我们炎黄民族所向往的生活。“美酒佳肴度晚年”具体描写现在的生活。最后一句“平生梦终圆”,梦,比喻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梦终圆,即美好的宿愿终于实现了。
总之,这三首词语言朴实简洁而又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特别是通过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对比深化了主题,突出了当代人民神仙般的美满生活。
语言朴实是三首词作的共同特点,几乎全用口语,无一艰涩隐晦的生辟字词,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这些优长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