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说洛阳(85)——怀砖之俗(原创首发)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卷二载:“太傅李延实者,庄帝舅也。永安年中除青州刺史。临去,奉辞,庄帝谓实曰:‘怀砖之俗,世号难治,舅宜好用心,副朝廷所委。’……时黄门侍郎杨宽在帝侧,不晓怀砖之义,私问舍人温子升。……(子升)曰:‘闻至尊兄彭城五作青州刺史,问其俗,宾客从青州至者云:齐土之民,风俗浅薄,……太守初欲入境,皆怀砖叩首,以美其意。及其代下还家,以砖击之。言其向背速于反掌。是以京师谣语云:狱中无系囚,舍内无青州,假令家道恶,腹中不怀仇。怀砖之义起于此也。’”
北魏时期,京城洛阳的官员都怕去山东青州做官。北魏永安被任命为青州刺史。他临行前向庄帝辞行,庄帝对他说:“青州这个地方有‘怀砖’的风俗,很难改正,舅舅这次去可要好好治理。”
当时,黄门侍郎杨宽不明白“怀砖”是什么意思,就私下询问舍人温子升。温说:“我哥哥五次任青州刺史,我问过青州的风俗,官员初去的时候,青州百姓会抱一块砖鞠躬迎接,以表心意。等官员离任时,他们又捧着砖前来送行,用砖投掷离任官员,弄得官员很是狼狈。”
这是说青州人在对待一个官员有权和无权时的态度,就像翻转手掌一样瞬间变化。于是,“怀砖之俗”就有了比喻一个地方人情淡薄的意思。其实,《洛阳伽蓝记》诞生的时代,地方官普遍贪污受贿,社会矛盾重重,人民苦不堪言。那时候,官员迁代之时有迎新送故的礼仪,即迎接新任官员,送别离职官员。
这个制度,必然产生礼仪之外的物质馈赠,这成为官员贪污受贿的途径和剥削百姓的手段。迎新送故所需大量钱财和土特产都取之于民,更是加重了民众的负担。这么看来,青州百姓的怀砖之俗并非是青州百姓人情淡薄,而是他们的一种聪明做法,用这个方法,来往的官员可就不敢胡作非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