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与教书情
作者:胡斋敏
三
包校长喜欢喝点小酒,但我钱有限,不吃烟,也不喝酒,一次也没有招待过他,他说,别人是酒肉朋友,我们是清水朋友,只有茶水。是啊,在我这里,连茶都是他自己亲自泡。
我的房间脏乱,他无数次随手帮我整理,还拿起扫帚打扫起来,口里还念着,别人是老师帮校长打扫,在你这里,却是校长帮你。我听着,也不反驳,总让他去乱说一通。
看着我吵菜,便夺过去,动起手来。我至今还记得,他煮的面条蓬松柔软,甘甜可口,非常好吃。我无论如何也弄不清,他是怎么做到的。尤其是煮水豆腐,他真有一套,总是鲜嫩甜到好处,加上一点生大蒜叶,一拌就起锅。还教我怎样煮豆腐花,油炸好,放进少许豆支,加少许水,再把豆腐花倒进去,滚后,用锅勺翻动,再滚,放上大蒜叶,再翻动,让其半生半熟,极为好吃,唯一这种方法,我至今还能做出当时的味道来。
每当学生进来,总是邀请一齐吃,或盛上半碗一碗给他们,并说,以后他们会记得。有时,工作到11点多,把比他年纪大的沈老师从被窝里叫起来,自已掏钱打了点酒,买了点果子,小喝起来。我也沾光,吃着果子,大家都各得其乐。临了,告诉老沈,你是会计,我们加班,累了,叫我打了加班领条,沈会计签字,表示这是正常报销,条子交与他。这样次数为数不多。
还有一些时侯,他找来麻将,晚上把我们几个叫到他房间,由于天冷,就干脆把脚伸进他床上,坐在床上摆弄着,我没兴趣,也要倍着,说是人有时要放松。到我坚持不了,于是才下场。我想,我那时就怎么不珍惜这些呢?那怕是请他吃上一回酒,也算是了了心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他没担任领导之后,接触机会渐渐少了,虽然打了照面,交谈几句,也各有事去了。
我还记得,在他任职时,对青年教师是关怀备至的。有老师分配到校,床铺房间等总是提前准备,制成的整块铺板送到位。可我们,早年进校的我,却是无数块不成样的散板,有时晚上翻身,还落下去,半夜去捡上。几次都想去抢了一块,但包校长说,我跟你换吧!才打消了这念头。与后来帮我去学校拿木板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支教老师来了我校,我记得是木 兰老师他们,包校长邀我上街,买了锅和锅勺,亲自送上门,对木兰老师说,你们来这里不容易,有事尽管来找我,送去了学校的温暖。
后来,我评职称,屡次报上去,总是评不上。有老师提醒我,当年木兰老师,是九江职称组长,你打电话去连系一下吧,他应该还记得你。我打电话去,组长 叫我报上去,他会过问,果然,职称被批准了,这与包校长当年的厚道分不开。
退休后,也有一个学生找上门来,说是找了好多次都没有找着我,硬是把500元钱塞给我妻子,说当年在学校,不知吃了煮的多少次面,让他免了饥饿,让其一直记着,这也是由于包老师的提醒而做到的。
记得有一天,包校长抱来几块板子,兴奋地找到我,你帮我把它们做成木箱,让惠民带去学校用。我以前做过木工,在家里做货架时,工具也齐了,我答应立即就做。我迅速地找出工具,在他的策划下,拟定了尺寸,对好缝相成板,一块一块地把两面刨光。直好墨,把剩余去掉,两两相对,用锯分好㔼头㔼母。他一边帮着,一边还帮我扇着汗,忙了大半天。后面差盖板,我也帮着找了几块薄板,对缝相成,刨光,钉上去,终于做好了。他高兴极了,打着唱腔,我儿子这就可以去上学了。尽管当时制作时,没有现在叙述这样轻松,但这点苦和累实际上也算不了什么,只有包老师高兴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谁能知道,他送儿子读书,一学期未满,学校要求我为他写了悼词,当时卢义芳校长致悼词时,老师和学生都失声哭了,下面是悼词:
包老师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亲人、同事、朋友、学生不得不接受这个悲恸的事实。
包自谦老师,你走得太仓促了,早几天你还在和我们一道加班阅卷,干到深夜11点多钟,连我们都不想做了,你却要坚持把分数统计好上交,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你是拖着病残的体力,在支付着极限。我们是多么舍不得你离开啊!你可知道,你的家庭更是离不开你!怎能没有你?两个孩子,一个大学刚毕业,羽翼未丰;一个才进大学不久,嗷嗷待哺。你的妻子将要接过这个担子来挑,份量不轻啊!
妻子失去心中的支柱,儿子被摧毁最坚强的后盾,弟妹们失去了一位多好的大哥头。哪里是揪心断肠,肝胆俱裂能表达的呢?同事们再也见不到一位至诚至厚的好同志,学生们只能在心里想念着崇敬的老师……我们感到包老师的逝世,无论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都是无法估量的损失。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为包自谦老师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来寄托我们的哀思。我代表白岭镇中学全体教职员工向包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深重的哀悼,同时对家属和亲人表示深切的关注。
包自谦老师,是我们白岭镇中学教师,中共党员,生于1947年10月,终年53岁。他是修水一中“老三界”高中毕业生,1966年2月当兵入伍,成为一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解放军战士。
后来,部队转业,干上了教书匠这个行业,先后在全丰中学,修水五中,白岭镇中学任教,在教育战线上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在五中任教时,他备的课,齐整,条理,板书设计颇具匠心,被示为教师优秀备课之一。在白岭中学任教,工作上进,由数学组组长,提升为学校教导主任,进而任命为副校长。
在他担任领导期间,身先士卒,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成绩过硬,深受师生好评。他身居领导岗位,从不计较名利,与班子成员融洽相处,与师生打成一片,为我校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后来,终因劳累成疾,辞去了校长职务,但却一直坚持默默奉献。在他的辛苦耕耘下,被评为,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领导,优秀党员,全县师德标兵。
包老师是我们教育战线上的楷模。他为人厚道,心地极好,热爱学生,关心同事,与他工作和生活过的老师,同志,无不感到包老师是一位难能可贵的领导和老师。
包老师在家里是兄长,处处表率,曾经为年老多病的父母,尽责尽孝,排除其他兄弟姐妹的后顾之忧,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至今使他的兄弟姐妹们久久不能忘怀。
对子女处处关顾,引导,两个都能考上大学,这里花费的心血,可见一斑。苦心积累微薄的工资,刻苦节俭,供奉两个大学生,真是不容易。
包老师,愿你在地下安息吧!你的夙愿已经实现,你的两个孩子,将会从此走向成熟,以他们的学识和胆略,必将沿着你给他们铺平的道路奋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包老师,值得欣慰的是,在你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有学校的众多领导,老师送你入院,有你的亲人陪伴身旁,度过弥留之际……学校必将协助你的家属度过难关。
包老师你安息吧! 你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把《友情与教书情》发给了包老师小儿子,他儿子写下了以下话:
含泪看完,非常感谢您,让我了解了很多不曾知道的父亲往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父亲的思念愈发深刻,常常梦见父亲。父亲生前的挚友不多,您应该是我所知道的唯一,您是我生命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往事悠悠,其实很多都是含着泪水的记忆。父亲的一生是短暂的,给予我更多的是正直和善良的记忆,从而我一直尊循着这些做人准则。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却又被这些准则深深伤害了。狡猾和无情,不知何时竟成为商海致胜的法宝?但我尽管被坑得遍体鳞伤,却依然没有怀疑过这些准则,那怕后面的路,依然艰难,我依然,选择了正直和善良。
我与包老师小儿子再次相见是两年前的一天上午,天气炎热,他夫妻二人带了两个儿子到我家。大概九点多,一见面就显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情谊,在一起坐着,谈着。他们的儿子很有出息,读初中竟写出了达到高中水平的诗文,而且跟随父母一坐就是几个钟头,丝毫也没有要求父母离开的念头。
包老师儿子不愿.意在我家吃饭,生怕我们劳累,我妻子几次要去招待,都被拖着不放手,说是要在一起多说说话。他生意很好,如果不是疫情,他还有为父亲所在的学校做点事的念头。我被他的想法所感动,感恩之心尤为强烈,令人敬佩。快到12点才依依不舍离开,让人难忘。临走包了红包,打开发现是8O0元。我妻叹息,没有买点东西送他们而内疚。
另一天,妻子提了只鸡,与我一同来到包老师老家,见到了包老师妻子。包师母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说,不应该拿东西来。我妻子说,昨天留吃饭,起身就拖住,真是过意不去,请你收下。她们一起拉起了家常,后提起包老师,包师母眼里还闪着泪花。包老师丈母,时年还健在,九十七 、八了,见了我,还认识,拉着我的手不肯放下,我小时候,她叫我为摇窝叔。她九十多岁时,还要另一小女儿带来我母亲床前问候。我妻子拿了红包给她,不愿接,后经我劝,方才收下。(完)
胡斋敏,男,出生于1955年3月。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中学,大专,中教高级,退休教师,1985年江西省优秀教师。教学专注,实 践深刻。最近开始写作,有散文,诗歌及教学回忆、论文等创作。《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启事
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文学盛宴大赛征稿启事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