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第二卷
475(三)
这次贷款闪失,错失了经营旅馆的机遇,更失去了和战友李发荣联姻亲家的机遇……。
06
刚刚有了一点转机,稍纵即失,茂林还是坚持取于琴为妻!他经营夏利小车,租居在县城,父子之间,连对话的机会都没有……无奈,军军又一次给茂林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来信——
07
吾儿五五:
近日一切均好,出车顺利吧?
这次去信,着重谈一点你的婚恋之大事……贷款一事泡湯了,知你一定难过……我们一次次被人骗,心情都是一样的!这一页就让它翻片吧……人在做,天在看,良心自在人心!只要袁振国死不了,逃到天涯海角,那笔贷款必须由他偿还!家中还有他的女儿和妻子,男子汉,这是他应有的担当和义务……!
关于你和于琴的婚事,我和你妈都见了本人,像片也给你姐发了一张。你姐回信了,她不赞称你们在一起……我们老俩口也和你姐的观点基本一致……请你不要惊奇,也不要生气,听我叙说一下理由:
其一:
体质不配——你身高1.83,于琴身高1.55,走在一起,有一种大人领小孩的感觉,你就没有感觉吗?
你体重110公斤,于琴不足45公斤,俩人相差超过一半以上,你觉得般配吗?
其二:
我和你未来的丈母娘通过电话,她在电话中,把你这位准女婿,说的一无是处,对你们的婚事一千个不同意,一万个不弁许,甚至滿嘴胡说“宁可把女儿推进党河淹死,都不准嫁你!”这样的亲家母,让我们以后怎么相处……我这样回敬了她—句:“晚辈的婚姻大事,双方父母都无权干设,我和你一样,哪儿凉快,就在哪儿呆着去……”那一头,她把电话摔了……
更有甚者,那天她带着于琴的大舅和三舅,一行四人来咱家抓人,扬言,找到于琴,不是打断腿,就是卸下胳膊……把咱家从前到后,从上到下,翻了个底朝天……我们没说没动,任由她们折腾,……折腾够了,一无所获,她舅舅逼着我们老俩口,带着他们去找人!
我回答她们:“我儿至经营公交车,就租住在县城,我们一次都没去过,真不知住在哪里!于琴知道,你们问问于琴好了……”。半个队的人,不论大人小孩,都知道了这场闹剧,演得有多精彩……请你谨慎考虑一下,这亲能攀,这婚能结吗……?
其三
婚恋,不仅仅是两个年轻人住在一起,而是两个家庭,两个家族,大家亲上加亲,和谐共处……你觉得,咱们这两个家庭,两个家族,能够和和美美,和谐共处吗?
其四
常言道,“抓狗儿子,看狗母子”这句话具有十分深刻的道理……母亲在家中的地位,不用置凝,母亲的形象,就是一个家庭的形象。有智者说过,男人无妻家无主,女人无夫身无主!成家立业,女人是家的主人,男人是女人的主人,未来的家,女人是什么形象,家就是什么形象。你取个骨瘦如柴,弱不经风的女人当家,对家务管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如此重担,能否承担……?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先写这些吧,这封信,只能由你一人看,万不可让于琴知道,怕出意外……想通想不通,电话相告……有机会,私下面淡。切切!
老父
作者简历:
刘志军:
(笔名:— 丁)
甘肃《敦煌赤子》撰稿人/生于1952年5月9曰/高中学历/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以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作者联系电话:13309374620
注一:
凡是愿全文阅读《敦煌赤子》一书的热心读者,按装“都市头条”,点刘志军作品《敦煌赤子》,即可阅读01至470节书稿全文。
注二:
作者起笔名“一 丁”
两字,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注三:
作者现在的通讯地址为: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新三区38号楼二单元502室,望周知。
——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