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作者:卢长生
朗诵:灵 子
当旧岁的钟声在寒冷的夜空中渐渐消逝,蛇年的新春便带着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悄然无声地降临人间。今年的春节,这个古老而又盛大的节日,犹如一场全民共同参与的狂欢盛宴,在蛇年的时光里,又演绎出了别具一格的风情与韵味,令人倍感珍惜与眷恋。
在辽宁铁岭的街头巷尾,白雪皑皑,厚厚的积雪如同棉被般覆盖着大地,踩上去,脚下便会发出吱吱的声响。你瞧!那红灯笼高高地悬挂在空中,宛如一颗颗熟透的柿子,点缀在城市与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那一抹抹鲜艳夺目的红色,成为了春节最为醒目的标志,它们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与阴霾,为这冰冷的世界注入了炽热的情感与活力。蛇年的春联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黑色的墨汁在红纸上肆意舞动,或笔锋刚劲,气势如虹;或字迹娟秀,飘逸灵动,写满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与期盼。“祥蛇降瑞福满人间;喜气盈门春临大地”,横批“蛇年大吉”,这寥寥数字,却蕴含着无尽的祝福与深情。
家中的长辈们早已忙碌起来,为那顿丰盛的年夜饭做着精心的准备。厨房里弥漫着诱人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案板上,新鲜的食材被切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宛如一场精彩绝伦的食材艺术盛宴,令人目不暇接。
蛇年的年夜饭,自然少不了那些寓意吉祥如意的菜肴。鱼肉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着年年有余,富贵有余;饺子也端上了餐桌,那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饺子,宛如一个个金光闪闪的金元宝,包裹着的不仅仅是美味的馅料,更是团圆的幸福与甜蜜。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欢声笑语不断,那温馨而又美好的场景,成为了春节最为动人的画卷与记忆。
春节的夜晚,烟花在夜空中绚烂绽放。蛇年的烟花似乎更加璀璨夺目,它们如同流星般冲向漆黑的天空,然后瞬间炸开,化作漫天繁星,璀璨而耀眼。金色的、银色的、红色的光芒交相辉映,宛如蛇身上那闪烁的鳞片,美丽而又神秘莫测。孩子们在烟花下欢呼雀跃,她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新年的无限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走亲访友也是蛇年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我们穿上新衣,带上精心挑选的礼品,踏上拜年的路途。每到一家,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与款待,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房间。大家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与精彩瞬间,也共同憧憬着蛇年的新生活与新希望。在这期间,我们还能看到各种与蛇有关的精美装饰品,有的是栩栩如生的蛇形剪纸,线条流畅而生动;有的是憨态可掬的蛇玩偶,毛茸茸的,十分惹人喜爱。
蛇年的春节,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中,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与风采。它是岁月长河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对家庭团圆的深深珍视与呵护,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这个特殊而又美好的节日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与记忆,如同蛇的灵动与坚韧一般,永远在我们的心中蜿蜒流淌,永不消逝。
【朗诵者简介】陈 颖:灵子,辽宁铁岭人、中国朗诵联盟高级会员、主播。喜爱文学,摄影,热爱朗诵,作品在多家平台上发表,愿用声音艺术传递生活美好,陶冶情操,愿在文字海洋里寻找最美的世界,感悟人生的真谛!
【作者、编辑简介】卢长生,中共党员,军人出身。大学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法律系,副团长转业到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系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员,华夏文化传播网专栏作家,诵读中国知名作家、炎黄文学社作家、多家报刊杂志记者、影视制作编导,发行70多万字的个人专著《犁砚留香》和180千字的《中华诗文选粹》一书,并任副主编。辽宁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铁岭市写作学会副会长、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广播电视台《旅游频道》纪实摄影师、炎黄文学社摄影家、铁岭市摄影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协会会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曾五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