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中的儿女是父母永远的牵挂》
作者 :珈羽;诵读 :牧歌
天灰蒙蒙的,雪还在下,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路灯下的行人低着头,看着脚下,匆忙赶路。
天气预报果然没有欺骗我,这是一场大暴雪。
风,依旧刮着。迎面飞来的雪花打在脸上疼。
丝毫没有了赏雪的情趣,
也没有了在外逗留片刻的念头。
一心只想平安回到家,
是行走在路上所有人的祈愿。
公交车停运了,出租车也很少,私家车小
心翼翼的行驶在厚厚的雪地上。
我等了半个小时车了,也没看见一辆空着的出
租车,偶尔从身边慢慢开过去的车,
里面坐着的人成了一种无声的炫耀。
羡慕他们有车坐,能回家。
目送着他们出了我 的视线。
爸爸中午打来电话,告诉我晚上下班后的
他那里去住,我含糊着,没有答应也没有不答
应,只是说,看情况再决定,不用记挂着我。
便匆匆挂了电话。
聋子的耳朵——摆设。说的就是他的状况。
他也许根本听不清楚我说的话,还反复嘟囔
着,我只听见最后一句,晚上到大路上接我。
我不耐烦了,心想:“没有答应去就是变相回应
不去,意思清晰明了怎么就不明白事理呢?”
“不仅是聋的问题,还是听不出话外音的问题。
这是情商越来越低了吧,和他交流真费劲。
”我暗自思忖。
不愿意回家,真的。说不上为什么,也许
是因为他们总是唠叨,因为他们听不清我说的
话,因为他们理解不了我的心,所以不愿意回
家,选择逃避,是我一贯的作风。
今天也是,态度表明了我的心迹。
看这样子,很难打到车吧。我选择艰难前行,
毕竟跨出去的每一步都会缩短回家的距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走,回家。走回家,回我家。
不是回我父母的家。
信念坚定的我迈开双腿,前进。
这时,听见电话铃声响起来,雪休没有上
课的儿子打来电话,询问我到哪里了。
我如实回答,仅仅是迈开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回到家“遥遥无期”。
儿子说:“给你叫个滴滴吧。”
我说再等等。
“再等等”三个字是什么意思?等什么?
等谁?难道等风雪停下来吗?
我自己也不懂说这话的含义。
继续行走在回家的路,风雪打在脸上,
啪啪的,像是后妈的手着实有力,
丝毫不留情面。前额的头发被落雪覆盖,
与温度相融,湿漉漉的变成了霜花,
脸上也淌成了水流,睁不开眼睛,
雪越来越大了。
电话铃声响了,我一看是爸爸打来的,
心里莫名的有了一阵窃喜,和他说话的语气也
柔和了好多。
只是再次被问及回不回家时,我依然没有
肯定
的回答他,“等会再说吧”是我留给自己的余
地。爸爸依然留下最后一句:
“我去大路上接你”。
怎么就没有出租车呢?我东瞧瞧西望望,
没有看到一点影子,只是偶尔有人从身边
路过。
妈妈打来电话了,我心头一惊,一个劲追
问我到了哪里?我这次没有搪塞,也没有不耐
烦,告诉她路上没有车,快走到你家那个站点
了。只听见电话里传出一声急吼吼的尖叫,
对着爸爸大喊,快去站点接她,快点。
这次我没有敷衍他们,只是本能的说,
我在站点等你们。
先生打来电话了,告诉他回我妈家,
他们到站点接我。似乎对回哪个家这件事有了
明确的回复和交代,不仅是对他,还是对我
自己,更是对我父母。
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在雪里,理解了什么叫举
步维艰,什么叫前方有人等待。
加速,加速。
给爸爸打个电话吧,不让他们出来接我了,
天冷路滑,万一……
嘟嘟嘟……
没有人接听!!!
哎,没带手机。
给妈妈打吧!
嘱咐多少次了,出门带手机,就是不听,
怎么这么顽固呢?哎……
一阵责怪涌上心头!
到了吧,应该是快到了,我抬起胳膊擦了擦脸
上的雪水,捋了捋头发上的霜花。
“小妮子,是你吗?”风雪中一个熟悉的声音在
耳边回荡。
我猛一抬头,看见不远处两位老人,步履蹒跚
的互相搀扶着向我走来,这两个人,
一个是我爸,一个是我妈。
我连忙答应,是我。
脱口喊出一声爸,妈!
我问妈说你们怎么不带电话就出门,
害我联系不上你们,怕摔倒了。
我妈连忙赔不是,说耳朵听不见,手冷了,
手机就放进衣服兜里了。我爸声色严厉的怒斥
我妈:“谁让你放进去的?”
父母七十多岁了,冒着风雪,顶着严寒,
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清,脚底下没有跟似
的,平时几分钟的路程这次步行了半个小时……
快点回家吧,雪不会停,家里做好了饭。
爸爸依然自顾自的嘟囔着。
我没有接话,悄悄把头扭过去,擦擦脸,
这次不是雪水,也不是汗,是眼泪。
哗哗滴往下流淌,止不住。
为我的自私,为我的无视,为我的不屑,
为我的埋怨……我懊悔,我自责……
他们的身影在我视线里模糊了,
只听见我妈回头喊,快走啊,闺女!
“哎”!我连忙回应。
紧忙追上去搀扶着他们的胳膊,
三人跌跌撞撞的奔赴回家的路。
其他金额